">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吳諄諄)“盡管七十公里之外的縣城有我的家,但這個小鄉村的這所小學,才是我心真正扎根的地方。”9月10日,在恩施州巴東縣沿渡河鎮童家坪小學,90后鄉村女教師李曉丹說道。
2014年,李曉丹從湖北民族大學畢業后,來到童家坪小學成為了一名鄉村女教師。童家坪是一個偏遠山村,經濟落后,村里多數人選擇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作為班主任,上課時她時常會去觀察一下課堂氛圍,根據孩子們的狀態靈活調整。當學生們狀態不佳時,她會給學生講一些趣事,讓學生打起精神繼續聽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她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從不敢有絲毫懈怠。她也在不斷學習,只為能夠及時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她還會定期和孩子們進行談話,通過情感開導讓孩子們愛上學習。
李曉丹敦促他們學習,也要照顧他們的生活。學校是寄宿制,孩子們一周要在學校待5天。有時候孩子生病了,她便第一時間帶學生看病,學生在宿舍休息養病,她下課后總要去查探。
她所帶的班級有三十多個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一年難得見到父母幾次,有時想爸爸媽媽了,她就與孩子父母進行視頻通話,讓孩子能見一見爸媽,以解思念。
出差的時候,她會給每個孩子精心準備小禮物。有一年大雪封山,李曉丹一早起床掃雪、鏟雪,以免孩子們在從宿舍到教室的路上滑倒。有些低年級的學生太小,她就挨個背著學生走過去。
班上曾經有個智力障礙的女孩,父親聽障,母親下落不明,家里全靠年邁的奶奶支撐。李曉丹格外關心這位女孩。淳樸的山里人在接孩子時,拿著家里的土雞蛋硬塞給了她。
李曉丹說,三尺講臺雖小,卻承載了孩子們無數夢想,這個理想有多大她自己知曉,“小學階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要用好的言行為他們的人生涂上真善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