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始貧困戶種植的蜜薯通過愛心義賣走出大山。通訊員向繼武供圖

愛心企業代表與村民一起打包蜜薯。通訊員向繼武 供圖

通過愛心義賣,3萬多斤蜜薯被訂購一空。通訊員向繼武 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向繼武、崔應頂、曾雅倩) 9月10日,建始縣大沙河村的秋天,一派豐收的景象。來自建始好硒奇農業公司等電商企業,農產品經紀人齊聚大沙河村,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心紅薯義賣如期舉行。
烤蜜薯,嘗美食,拍視頻、抖音現場直播,微商預訂,該村貧困戶3萬多斤蜜薯被訂購一空,當天物流發貨1200公斤。
大沙河村屬建始縣較偏僻貧困村。近年來,隨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萬其珍,在大沙河義渡30年,風雨無阻,分文不收,續寫萬家祖孫四代140多年的“百年義渡”傳奇故事流傳開來,義渡精神,百年渡口成為“網紅”,各地旅客慕名而來體驗紅色教育,觀大沙河美景。
大沙河村土地資源豐富,盛產紅薯等糧食作物,經濟效益低,成為制約村民脫貧致富的瓶頸。村民萬芳權(萬其珍之子),了解到山東煙臺沙丘蜜薯,產量高,口感軟糯香甜,銷售價是當地紅薯二三倍,市場銷售看好,適合大沙河村種植。2018年初萬芳權到煙臺考察,購回60萬株薯苗,給農戶試種成功。
蜜薯銷售過程中,產品系新品種,口感區別于當地紅薯,出現滯銷,再之,薯苗長途運輸損耗大,延誤移栽季節,缺乏營銷宣傳,銷售渠道不暢。
今年初,萬芳權到山東煙臺蜜薯基地請教,購苗改購種4000斤,自己育苗,降低種植成本,提高薯苗成活率。
8月,蜜薯進入成熟期,銷售季,約30余萬斤蜜薯怎么銷,往哪里銷,成為大沙河村民熱門話題……
萬芳權也很著急。建始好硒奇農業公司經理劉顯洲,得知大沙河村蜜薯銷售遇到難題,邀約恩施網貨供應中心黃祥等6次到蜜薯基地考察,與種植戶座談,評估蜜薯產量,了解10余貧困戶銷量。
潘賢志是該村貧困戶,也是集中安置易遷戶,他去年種蜜薯賣得早,損失小,償到甜頭。今年擴種3畝,產量約1.4萬斤蜜薯,面對銷售問題,他心急如焚。
面對貧困戶的焦慮,劉顯洲說:“萬其珍老人一家四代義渡百年,讓我很受感動,萬老義渡撐船,我就義賣紅薯。老潘家萬多斤蜜薯我包了,全村的蜜薯我都包了,不賺老百姓一分錢,我有責任,有義務為產業扶貧作貢獻。”
據了解,劉顯洲有著10年電(微)商營銷農產品的經歷,有4個微信群,2萬多朋友圈人脈關系和恩施(八縣市)網貨供應中心的營銷渠道,與黃祥、田立蓉、向繼英等,精心策劃營銷方案,將蜜薯營養成分,烤食方法等,融合大沙河美景構圖,拍成網絡視頻等。
就這樣,一則“貧困戶蜜薯求抱走,買一箱貧困戶的困難少一點”的微信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不少愛心人士紛紛解難。據劉顯洲介紹,遠至云南、廣州,近至建始城區居民,共訂購“愛心蜜薯”4000余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