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謝圣國 通訊員黃華)品一口巴東紅茶,聽一曲《峽江號子》。6月20日,正山堂·巴東紅系列新品在經過18個月的孕育后破浪起航,走向市場。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翁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博士陳根生等茶學界專家及多家媒體云集巴東,參加正山堂·巴東紅系列新品品鑒暨上市交流活動。

正山堂·巴東紅系列新品品鑒暨上市交流活動現場 通訊員 黃華攝
青山綠水育佳茗,茶香詩韻聚濃情
巴東,坐落于神秘的北緯30°線上,武陵山、大巴山、巫山三山盤踞,“華中秘境”小神農架位于“八百里巴東”的最北段,長江、清江兩江分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2%,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賦予了巴東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屬湖北省旅游強縣,也是湖北省9個國家深度貧困縣之一。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角響徹峽江兩岸以來,巴東50萬人民激蕩揚帆,奮力追逐著“小康夢”。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統領,搶抓中國特色農產品恩施硒茶優勢區建設、東西部扶貧協作杭州市對口幫扶等重大機遇,大力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巴東茶香飄萬里 通訊員 黃華 攝
巴東,是中國茶早期發現和利用的地方,也是神農氏發現茶葉的地方。“巴東茶,貢周王,禮天下”。《茶經》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大量史書佐證,早在西周時期,巴東就有種茶歷史。
云霧繚繞,甘露剔透,富含硒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的酸性土壤,這就是“巴東郡貢茶”生長的地方。近年來,巴東縣委縣政府把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支柱產業進行定位、規劃,穩步推進基地建設,不斷壯大茶產業規模。至目前,全縣茶葉基地面積已達15.31萬畝。為更好地加快茶葉品牌建設,縣政府推出“巴東郡貢茶”公共品牌。2017年,“巴東郡貢茶”首次亮相國際茶葉大會暨第四屆硒博會,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列入名特新優農產品目錄。2018年,國家工商總局頒發“巴東郡貢茶”地理標志保護商標證書,并榮獲“2018年中國茶業百強縣”稱號,產業發展躋身全國前列。2019年5月,巴東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區域性茶葉良種繁育基地。全縣茶企達到81家。
駿眉工藝傳天下,秘境巴東茶飄香
好山好水出好茶。巴東郡貢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如何脫穎而出?茶葉品質是破題的關鍵。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巴東,將更好地幫助巴東實現了從“茶葉發現地”向茶業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2019年3月,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巴東縣城投公司正式簽約,合作開發“巴東紅”,并組建“湖北正山堂巴東紅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這標志著巴東茶業再添新軍,實現歷史性突破,正山堂巴東紅開啟新征程。并成功研制出正山堂·巴東紅·小神農架野茶、正山堂·巴東紅·珍硒茶、正山堂·巴東紅·武陵之春貢茶、正山堂·巴東紅·巫峽小葉茶、正山堂·駿眉中國·巴東紅、正山堂·巴東紅·云霧高山茶系列產品,實現了優勢資源與紅茶工藝的完美結合。
在巴東紅系列新品品鑒暨上市交流會上,巴東縣委書記單艷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說,“巴東紅”系列產品滿載著巴東人民的希望,正在以獨特的方式走出湖北,奔向全國,續寫巴東茶葉發展新傳奇。并堅信,有強農富農惠農的政策春風,有正山堂的大力開創,有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有政企的精誠協作,有廣大茶農的不懈努力,“巴東紅”系列茶必將香飄天下,以茶為媒,巴東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
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張賽林說,巴東郡貢茶葉品質非常好,可以研制出高品質的巴東紅茶產品,巴東不僅是駿眉中國八大重要外省的合作基地之一,更是檢驗和推薦駿眉紅茶工藝和標準的重要地方,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隨著駿眉紅茶工藝和標準的推廣,有全體員工不懈努力,有各方朋友的大力支持,依托巴東優良的茶葉品質,用正山堂品牌和技術作背書,巴東紅一定會蒸蒸日上、越來越好。
會上,翁昆等茶學界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活動,并對巴東紅系列產品進行點評。期間,與會人員還考察了 巴東茶葉發源地神農溪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