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市關工委舉辦”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專題講座。圖為吳都中學學生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聆聽法治專題講座。通訊員供圖

鄂州市關工委舉辦全市青少年”中華魂 “主題教育活動演講比賽。圖為市關工委主任姜昭定(左四)為獲得中華魂演講比賽一等獎選手頒獎。通訊員供圖

2019年5月31日,鄂州市關工委領導一行赴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六一”看望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學習、生活用品。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鑒蕾、通訊員劉桂芬)在鄂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兩鬢斑白、不接不送、不吃不取,一杯清茶一場講座,無怨無悔地奮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線,成為鄂州市創文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群體,他們又懷揣著怎樣的初心使命?背后的經驗做法又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采訪了鄂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
搭建“五老”平臺,實現全市“一盤棋”
“他們是我們‘五老’宣講團成員,主要由老紅軍、老黨員、老模范、老教師、老干部等人員組成。”鄂州市關工委主任姜昭定坦言,通過發揮“五老”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向中小學生講歷史傳統、傳思想精神、樹文明新風,能夠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實現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9月,鄂州成立市“五老”宣講團,經過推薦、遴選等程序,在眾多“五老”中確定了9名德高望重、有較高學術造詣的老專家、老教師作為市級宣講團成員,并為他們頒發聘書。隨后,鄂州市各區、開發區和市教育局也都先后紛紛成立了“五老”宣講團。
依托宣講團平臺,結合青少年群體特點和創文目標,鄂州市關工委各級組織創新開展具有當地特色、彰顯時代特征的教育引導工作,并在2019年全省現場經驗交流會上對“五老”宣講工作開展情況作了書面交流。
隨即,以成立“五老”宣講團為抓手,鄂州市逐步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市登記注冊“五老”宣講員達314人,2019年有120名“五老”骨干宣講員深入學校,舉辦宣講活動500場(次),宣講五類故事,受教育學生達7萬余人,占比超過中小學生總數的63.64%。
發揮“五老”優勢,打好創文“主動戰”
如果說創建文明城市,是栽下了一株文明的幼苗,那么培育未成年人文明道德新風尚,就是為它澆水、培土、施肥。這也是鄂州市關工委“五老”宣講團的主要著力點。
在2019年度鄂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會上,鄂州市市委副書記熊明新指出,關工委是以“五老”為骨干、在職干部參與的群眾性工作組織,要通過挖掘“五老”資源,進一步壯大隊伍,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發揮作用;要加強理論武裝,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網絡、隊伍質量建設,不斷推進關工委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為打好創文主動戰,今年以來,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騰飛中國輝煌70年”兩大主題,鄂州市關工委認真研究當前工作重點和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特別是創文工作需要,明確了紅色故事、歷史傳承、國學經典、法紀案例、家鄉情懷等五類宣講故事。
例如,在“騰飛中國輝煌70年”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啟動儀式上,鄂州市關工委“五老”宣講團成員徐樹成以“追祖國步伐,做時代新人”為題,宣講了首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思想教育課,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作為發言代表,鄂州市一中七年級六班學生秦藝菲激情昂揚道:“我將努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心中種下青春理想的種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此外,該市各級關工委組織還注重發揮廣大“五老”人員的獨特優勢,打造了一支專業化的“五老”普法志愿者隊伍,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善于運用新技術提高普法教育的吸引力,構筑出“學校、企業、社區、村街”四位一體的普法平臺。
據了解,在連續三屆全國“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總結表彰會上,鄂州市關工委被中國關工委、司法部、中央政法委綜治辦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高東華、姜昭定分別被授予先進個人稱號。
凝聚“五老”力量,織牢幫扶“愛心網”
一座城市對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對困境兒童的態度,直接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
發揮“五老”宣講團的帶動作用,把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與解決青少年成長中的實際困難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更是鄂州市關工委落實創文工作的重要舉措。
在“五老”的協助下,每年“六一”兒童節,鄂州市關工委守護著一個“約定”,主動到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學校送學習、生活用品,包括涂家垴鎮金海小學和花園小學、汀祖鎮神州小學、華容鎮實驗小學、西山街道華光小學、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等。
學校和社區關工委則把征集留守兒童微心愿作為重點,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小小心愿,每年實現“微心愿”300多個。同時,多所學校關工委都設立了愛心親情電話,定期讓留守兒童與在外打工的家長聯系,互訴親情。
“眼下,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愛心網越織越密。”鄂州市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創文目標,鄂州市一大批“五老”在各級關工委的動員組織下,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當好網吧義務監督員,留守兒童義務監護員,書法、繪畫、棋類興趣培養員,國學經典講釋員,“四點半學校”課業輔導員,困難家庭學生“一對一”結對幫扶員。
數據顯示,目前活躍在關心下一代工作崗位上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共有2800余人。近三年,鄂州市關工委系統實施救助困境兒童資金達90萬元。其中,梁子湖區關工委主任劉禮平連續幾年帶頭結對幫扶貧困生,每年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3000多元資助貧困學生。
在劉禮平的帶動下,梁子湖區一批退下來的老干部和在職干部也都加入了“一對一”幫扶行列,共有2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