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事由
文匯社區孔家垱小區建成于2011年,共有9棟單元樓房,142戶,屬于還建與商住混居小區,人員結構復雜。該小區先后引進的物業公司,都因管理不善相繼退出,導致小區長期缺乏有效管理和日常服務。為增強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匯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構建群眾參與小區治理體系,有效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譜寫共同締造“新篇章”。

二、主要做法
黨建聯建,選好“引路人”。村社聯動,深度共建。孔家垱小區居民大多原是蓮花經聯社村民,有著天然的共同話題,為激發小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社區與蓮花經聯社開展黨建聯建,圍繞意愿共通、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等內容深入合作,有效發動“兩地”黨員干部力量參與小區治理。

起初,小區在職黨員鄒志勇主動站出來,在他的帶動下,其他黨員積極響應,最終由7名小區居民(其中5名是黨員)組成小區自管委員會,同時還選出9名熱心的居民代表,共同為小區治理出謀劃策。
事務共管,畫好“同心圓”。出資出力,扮靚家園。在商討小區大小事務時,蓮花經聯社小隊隊長、婦女隊長、小區自管委員會的志愿者們充分發揮紐帶作用,積極主動為小區建設獻計獻策。

在居民建議下,自管委員會將樓棟保潔任務承包給每層住戶,住戶每月可領取保潔費100元,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也逐漸提高。同時,鏈接多方資源,將孔家垱小區每個單元樓棟墻面粉刷一新,集中清理了大批堆放在公共區域的雜物,還對老舊雜亂電線進行了集中整治。

志愿服務,共享“幸福家”。創新載體,活動引路。借助“鄰里街坊日,元宵喜樂會”“便民義診進小區”“紅色電影頌黨恩”等主題鄰里志愿活動,以傳統文化搭建舞臺,一方面讓小區居民有一個接觸交流溝通的場所,共謀共議,共話家常,讓“陌鄰”變“睦鄰”;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居民投身小區建設,參與志愿服務,壯大小區自治力量。

三、工作成效
凝心聚力,共解民憂。社區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議”原則,組織網格員、黨員干部和居民志愿者成立工作小組,走家入戶征求居民訴求和建議,并整理成需求清單。
針對小區面臨的物業費繳納率低、小區建設經費入不敷出等問題。自管委員會成員共同商討解決辦法,帶頭繳納并定期公示小區管理費收支明細,堅持小區費用公開透明,取得居民信任。設立未繳費黃榜名單,以物質獎勵的方式鼓勵居民提前繳費,為困難家庭免繳費,經過大家的努力,小區管理費收取率從前物業收繳不足10%提升到現在的100%。

合力共建,長效管理。小區為倡導居民文明行為,減少鄰里矛盾,配備嶄新的垃圾桶、晾衣架;為解決居民停車問題,增設電動車停車棚、汽車停車位;為提高居民幸福感,在小區空地增設健身器材,加裝門禁道閘。
同時定期對小區消防設施開展摸底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有效消除安全隱患。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小區居民從思想上的轉變帶來了行為上的變化,漸漸從“旁觀者”轉變為“主人翁”,自治熱情高漲。
共治共享,志愿同行。通過開展關心關愛低保、殘疾人、五保戶志愿活動,走訪慰問特殊人群,讓小區治理既有深度又有溫度,讓人人享受到小區治理成果。

目前已有20余名志愿者長期活躍在協助小區治理活動中,他們敢為人先、無私奉獻。在商討小區大小事務時、在配合社區開展各項工作時,黨員干部及熱心居民都充分發揮紐帶作用;小區賬目明細清楚,自管委員會的成員們精打細算、事無巨細、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深得居民信任。
文匯社區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推動小區黨支部“紅色堡壘”應建盡建,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物業服務聯盟,以“提升物業服務能力”為主線,挖掘小區的能人、賢人,緊抓一核多元分類共治,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形式,激發群眾廣泛參與鄰里活動,促進居民相識相知、融入融洽,由“生人”變“熟人”,再成為“一家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