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事由
冶建小區建于1989年,系古樓街道飛鵝社區最大的老舊小區。因房屋老舊、年久失修,普遍存在水管銹蝕、排污管堵塞等問題。每逢雨季,屋面漏水、墻體滲水、地面積水情況嚴重,居民反映強烈。
飛鵝社區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用好黨建這根“繡花針”,找準群眾需求的“落針點”,串聯居民參與治理的“主線”,構建小區黨組織領導、黨員示范在前、鄰里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結構,凝聚先鋒力量。通過遍訪黨員活動,全面摸清黨員底數,推動建立小區黨支部。采取聯抓共管模式,抓好主心骨、領軍人物,推選“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的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利用“黨群連心卡”“民情日記本”凝聚在職、自管、下沉三股黨員力量,釋放黨建新活力,實現“被動等”到“主動管”的轉變。

(二)強化陣地職能,凝聚核心力量。依托小區“紅色驛站”,建立黨支部牽頭,業委會、黨員干部、志愿隊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的小區微治理體系,聚焦冶建小區屋面漏水問題,搭建“小區推進會”“專題議事會”“居民議事會”等議事平臺,匯集群眾智慧,收集群眾意見,共商共議解決方案。

(三)強化統籌共建,激發基層動力。成立屋面漏水改造項目工作專班,采取由易到難、以點帶面的策略,依次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難題、阻礙。通過摸排親朋好友、挖掘小區能人、運用“熟人調解”工作法,采取“多溝通、講政策、說道理”等策略聯合協調矛盾糾紛、化解居民反對情緒。
組建黨員帶頭、居民參與的“監督隊”,實時反饋項目建設意見和建議,協調解決施工問題,確保惠民工程做到居民心坎兒上。拆除過程中,同步眾籌資金,按照“先籌齊先施工”的原則,共籌集到資金32100元,拆除屋面117臺太陽能和兩處違建。

(四)強化長效機制,助推提質增效。按照“服務誰、誰評價”原則,建立群眾評價機制。組織共建單位、蹲點書記、支部書記、居民代表干部等18人開展屋面漏水改造項目的評估活動,結合項目評估標準與實地調研,評定冶建小區為先進小區。對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體予以褒獎;以“一月一星”評選方式激勵小區居民,增強群眾參與小區治理的榮譽感、責任感,不斷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三、工作成效
(一)強化黨建引領核心作用。通過屋面漏水改造項目,成立冶建小區黨支部,立足資源下沉,服務下移、完善治理等基本點,打造一支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隊伍。由黨員帶頭認領志愿服務崗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和小區治理項目,形成小區自治自管的良性局面。
(二)強化組織聯結聚合作用。小區內70%居民均已加入一個或多個社會組織,結合居民意愿和需求,小區成立“愛心微笑”關愛老年人、“我先行”義務巡邏、“彩虹”舞蹈文藝志愿服務隊三支隊伍,開展政策宣傳和矛盾糾紛調解等志愿服務,舉辦“我們的節日”“鄰里服務日”等活動。
(三)總結提煉自治化運轉機制。總結提煉出“強化一個核心、實行三會共治、組建三支隊伍、落實‘一事一制’”的“1331”治理機制,實現了小區常態化自治運轉。
飛鵝社區通過屋頂漏水改造項目,凝聚黨員群眾力量,在1331自治模式的推動下,冶建小區作為信托制物業試點小區成功引進了“信托制”物業服務,目前物業公司的引進已完成,并開展相關工作。社區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打造了“飛鵝情 益家親”特色治理品牌,致力于共同締造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