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兵 通訊員 胡天堂 吳滕鈺
一位老人突發疾病昏倒在地,你碰到了,會怎么做?
即使在城市,絕大多數人能做的也只是報警,等急救車來。但在大別山下的英山縣孔家坊鄉王家畈村,一位村民動手施行心肺復蘇術,挽回老人生命。
4月7日,村黨支部書記鄭玉金自豪地講述了這個故事。該村80多歲村民鄭在佳去池塘釣魚,由于日曬久等原因,回家途中昏倒路邊。村民程仲文看見后,當即上前實施胸腔按壓加人工呼吸,過了一會兒,老人悠悠醒來,隨即被送往醫院,恢復了健康。“程仲文是紅十字志愿者,接受過正規應急救護培訓。這樣的志愿者村里有40多人。”鄭玉金說,中國紅十字總會的幫扶,不僅為他們援建了博愛家園廣場和紅十字服務站,也帶來紅十字精神和特色服務。
根據中央安排,從2015年底開始,中國紅十字總會對口幫扶英山縣。總會派出干部到英山掛職,其中張灝任縣委常委、副縣長,曹橙在方家咀鄉四棵楓村駐點。3年多來,總會全體班子成員、機關所有13個部門的黨支部負責人都曾到英山調研,現場解決問題。據統計,僅2018年,總會就向英山縣援助項目資金1670萬元,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1081萬元,受益群眾達82160人次。真心實意的幫扶,給這個深度貧困縣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帶來可喜變化。
在四棵楓村,總會連續3年安排博愛家園項目資金,建起村史館和紅十字服務站培訓中心。村支書王保林介紹,中心已開展應急救護培訓100多人次,參加的不僅有本村村民,也有外村的。“村里現有50多名志愿者,平時參加環境衛生整治、防災減災宣傳、照顧五保老人等公益活動。”他說,以前村里公益事務村民不太愿意干,接受紅十字精神教育后,很多人爭當志愿者,穿上漂亮的志愿者服裝,干勁大得很。
英山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曉華介紹,僅2018年,總會就在該縣投放博愛家園項目25個,每個40萬元,幫助25個村建起村衛生室、紅十字服務站,并把應急救援、救護培訓、志愿服務等“軟件”一并帶來。
走進紅山鎮金家墩村,大片的紅葉石楠等花卉苗木生機盎然。“其中一部分是用15萬元紅十字生計基金購買,由村里合作社經營,收益屬于20多戶貧困戶。”村支書段金魁介紹,生計基金通過向貧困戶提供無息小額貸款、扶持村級合作社等方式,重在激活扶貧的造血功能。“花卉苗木是我們村的特色,紅十字會來人多次跟鎮、村干部協商、評審,才確定扶持這個產業。”
據了解,中國紅十字總會在英山投放生計基金超過600萬元,除扶持產業發展外,還積極牽線搭橋,通過中直單位采購、電商平臺開通扶貧板塊等方式,幫助銷售紅燈籠辣椒、黃花菜、黑豬肉等英山特色農產品,已覆蓋全縣313個村。
此外,總會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健康扶貧——安排“人道基金”450萬元,救助因重疾導致經濟困難的非貧困戶;捐贈救護車、彩超儀和鄉村醫生工作室等價值300余萬元的設備,幫助改善基層衛生醫療條件;對接北京協和醫院,免費為英山縣貧困大病患者遠程會診……“紅十字精神是人道、博愛、奉獻。”英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灝表示,總會的幫扶行動,既是對黨中央要求的堅決落實,也是對紅十字精神的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