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堂記賬單上顯示:領取豆絲3份、豆絲4份、豆絲2份……并且有鄉里的干部在上面簽字。”
2018年2月13日,一條指向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沙窩鄉的疑似“四風”問題線索,由市紀委監委交辦區紀委監委調查核實。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的一種食品。沙窩鄉盛產豆絲,是當地的土特產,也是饋贈親友的禮品,其銷售旺季一般從臘月開始到春節,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場以豆絲為線索的正風肅紀開始了。
問題線索反映沙窩鄉食堂餐桌上,有兩張不一樣的豆絲記賬單,上面赫然寫著“財政所”“龔委員”。
“明天臘月二十九了,時間不等人,這兩張記賬單不簡單,立馬辦理手續,組織人員前往沙窩鄉。”區紀委監委領導接到問題反映后,迅速開展調查。
“這很可能是準備年終結賬,列出的豆絲出貨明細,但怎么會出現在食堂呢?財政所和這個龔委員為什么購買豆絲?這些豆絲是干什么用的呢?”在去沙窩鄉的路上,調查組成員討論著這兩張記賬單。
到達沙窩鄉后,調查人員找到沙窩鄉食堂老板周某,開門見山亮明身份和目的,“我們是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今天找你了解一些事情,希望你如實說明。你看這兩張寫有‘財政所’和‘龔委員’的豆絲記賬單,是你們這里的記賬單,這是誰來訂的,怎么結賬的,請你說說當時的情況。”
“鄉政府食堂是我承包的,同時我自己也開了一家豆絲廠,財政所就是鄉財政所,龔委員就是鄉政府的龔某,他們要豆絲我就送過去,其他事情我也不知道。”周某若無其事地回答。
“你為什么購買豆絲,記賬單上的區財政局、區檔案局是怎么回事?”調查組成員尋著記賬單線索找到另一個當事人,同樣直奔主題。
“沙窩豆絲比較有名,我都是買著給朋友的,寫單位只是為了好記賬。”
“這些朋友是誰?”調查組繼續追問。
“這個我沒必要說,你們查我就行了,都算在我的頭上……就幾件豆絲,值不了幾個錢,有必要深究嗎?”
這些豆絲到底送給了哪些人?當事人緘口不言,篤信調查組僅憑一張有單位名稱但沒有具體人物指向的記賬單查不到什么。當事人的態度讓調查一度陷入困局。
春節后,調查組決定兵分兩路,一路重新找當事人談話,做其思想工作,了解當事人的日常關系和為人;一路從外圍入手,查找送收豆絲的問題線索。
“食堂承包人與區政府辦公室干部畢某有過聯系”,調查組成員終于找到一絲線索。隨即調查組與畢某進行談話核實,原來是財政所主任江某來辦公室給其同事趙某豆絲票,順帶給了畢某一張,畢某就按豆絲票上的電話進行了聯系。
調查組以此為突破口找到江某談話,根據前期掌握到江某非常孝順的信息,調查組改變談話策略,一面從家庭角度講責任、講關懷,一面通過掌握的證據向其講紀律規定。經過長時間思想斗爭,江某交代為在考核中謀求關照,先后向區檔案局、區文明辦、區財政局等單位14名黨員干部和其他公務人員贈送土特產的違紀問題。
“幾份豆絲看似不是大事,但正是這些小事破壞了黨的紀律和規矩,侵蝕了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廉潔性,帶壞了社會風氣,必須嚴肅查處。”區紀委監委一位負責同志表示。根據最后認定的違紀事實,兩張記賬單涉及違紀人員共20人,相關人員均受到相應的黨紀政務處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