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楊麟
5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報,對2018年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其中湖北等五省市因落實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積極主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獲得督查激勵。財政部、民政部將在安排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補助地方老年人福利類項目資金時,通過工作績效因素予以傾斜。
截至2017年底,全省60歲及以上人口1107.85萬,占總人口的18.77%,如何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列入“幸福湖北”重要內容,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支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初步構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建有各類養老機構1825家,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分別達到3562個和13588個,覆蓋率分別達到85%和55%,養老床位總數37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3張,養老服務供給能力逐步增強,結構日趨合理,質量明顯提升。
借互聯網平臺,建“家庭養老院”
“嘟嘟嘟……”5月24日上午,江漢區“互聯網+居家養老”平臺運營中心大屏幕顯示,王家墩社區王爹爹預約中午到幸福食堂吃晚餐,平臺值班人員隨即將訂單派發給社區。
該平臺搭建有指揮中心、呼叫中心和數據中心,老人可通過APP、電話及服務終端預約助餐、助潔、助醫等服務。
醫療、飲食、家政等養老服務,是居家老人的心病。近年來,我省持續將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民生保障重點工程,各地依托城市社區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依托社會力量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依托農村中心戶建設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和服務平臺。
武漢市率先探索“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初步總結出“社區嵌入式、中心輻射式、統分結合式”三種模式,重點圍繞助餐、助潔、助醫及遠程照護開展服務,把老人住家打造成“家庭養老院”。
推進醫養結合,守護老人健康
23日上午,宜昌市社會福利院“康乃馨”護理院失能老人照料區,護士長鄒金玉正悉心為患病老人測血糖、量血壓。該護理院是我省醫養結合的典范,以“照護+醫療”為核心,打造集“醫、養、康、護、慰”一體化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為老人提供長期醫療照護、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
近年來,我省隨州、咸寧開展了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初步形成了醫療機構提供“醫養一體”服務、養老機構開展“以醫助養”服務、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農村村衛生室和村互助照料中心“兩室聯建、醫養結合”、社區探索開展“互聯網+居家養老+簽約服務”5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荊門市作為國家首批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積極探索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障制度創新,取得初步成效。咸寧市引入社會資本數十億元投資創辦老年人護理院、老年公寓、康復醫院等醫養結合機構10余家。
醫養結合為荊楚千萬老人守護健康。截至2018年底,全省開設老年病科、康復保健科的醫療機構499個,縣(市、區)醫養結合機構354個,醫養結合機構的床位近2萬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