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中建三局安全生產月在漢啟動。(通訊員 韓帥 攝)

啟動儀式現場。(通訊員 韓帥 攝)

一系列安防“尖板眼”與“黑科技”吸引了行業內400多名專家、建筑業代表圍觀。(通訊員 韓帥 攝)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劉航、韓帥)施工電梯人臉試別系統、安全帽GPS智能定位、“檢到位”智慧巡檢系統,讓工地長了“千里眼”和“順風耳”......5月31日,位于武漢洪山區白沙洲大道與八坦路交匯處的中建鉑公館項目,筆者在該項目舉行的中建三局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上看到,為保障工地安生生產,一系列“尖板眼”與“黑科技”頻頻現身工地安防管理,吸引了行業內400多名專家、建筑業代表圍觀。
近年來,建筑行業成為安全事故多發地之一,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成為建筑行業和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了解,2018年起中建三局啟動了“安全文明之星”評選活動,發動建筑工人與管理人員全員參與到安全管理之中,目前已形成完善的責任體系、強大的管理基礎、扎實的安全教育、嚴格的風險管控、成熟的應急機制。
筆者在該項目看到,項目運用了諸多的科技手段。進入工地現場首先要接受安全教育內容實,內容包括VR體驗區、安全講評臺、多媒體教育、“行為安全之星”APP、生活區張貼安全問答二維碼……集成式安全教育培訓基地,搭配多元化安全宣貫套餐等。VR體驗區、多媒體手段、二維碼等均為現代化的科技手段。
項目生產過程中,運用“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芯”管控生產,確保項目安全生產。“千里眼”讓危險無處遁行。大型設備,有可視化管理系統、“檢到位”智慧巡檢系統、五限位+防碰撞系統、吊鉤可視化系統,確保不安全操作及時終止。“順風耳”讓預警快速及時。安全帽佩戴錯誤,現場發生火情,有視頻監控配合人工智能算法識別……現場只要出現不安全狀態,隨時待命的智能預警功能就會立馬發出警報。“智慧芯”讓管控舉一反三。IOT物聯監測系統采集項目數據,智慧工地云平臺總控指揮中心可實時掌控、分析項目安全管理狀態。
中建鉑公館項目安全總監孫昌何介紹到,智慧工地系統圍繞建筑工程現場生產進度、重點設備、人員管理、綠色文明施工等各方各面,充分利用物聯網、傳感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高科技信息技術,對施工現場進行一體化的可視化管理,實現智能化的交互、高效化的工作,能夠真正實現“安全生產、科學管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及方針。
中建三局副總經理魏德勝說,近些年及將來,中建三局將繼續加大安全技術投入,大力推進安全信息化建設,規范過程管理,加強動態監管,推進大型設備智能化管控,實現整個項目無盲區監控,實現科技興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