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邱玲鵬、肖慧婷 實習記者江舟舟)“VR戒毒好有科技感!”“原來新型毒品是這樣”……6月25日下午,湖北省獅子山強制隔離戒毒所內,來自湖北3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大學生記者第一次走進強戒所,在國際禁毒日到來之前進行了一趟深刻的禁毒教育之旅。
為了讓大學生記者了解真實的戒毒程序,獅子山強戒所按照戒毒人員入所后的流轉順序,從首次生理脫毒治療到準備回歸社會,帶領大學生們一一走過生理脫毒區、教育矯治中心、回歸指導區等等,并設置了與戒毒人員面對面交流環節,用最真實的語言警示大學生朋友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在虎門銷煙180周年、第32個國際禁毒日前夕,獅子山強戒所舉行了毒品銷毀儀式,將近年來從戒毒人員入所安檢時收繳的毒品進行集中銷毀。火光灼人,毒品湮滅,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團成員和戒毒人員的共同見證了這場“銷煙”行動。
科學智慧戒毒 回訪操守保守率達新高
進入獅子山強戒所的第一天,戒毒人員都會做一項心理測試以評估精神狀況,從這時起,他們將經歷“四期四區”,在生理脫毒區、教育適應區、康復鞏固區、回歸指導區中流轉,直至戒斷出所。
獅子山強戒所從“規范戒毒、科學戒毒、智慧戒毒、社會戒毒”四個維度出發,在全國統一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構建新的戒治方法。
在教育矯正中心,大學生們熱烈地圍觀著不同教室內的經顱磁VR、微電流刺激儀、生物反饋儀等科學治療設備。通過生物反饋儀,測評戒毒人員在觀看毒品影像時的真實生理反應,準確判斷他們的心理情況;通過VR技術,讓戒毒人員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開展脫敏訓練,提高對毒品的抵抗能力,最終消除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幻覺等癥狀。
“在科學戒毒方面,我們還開辟了‘小蔡說事’平臺,充分利用傳統文化開展認知教育。加強運動戒毒,提高戒毒人員身體素質;采取完形內升康復法,加強戒毒種子培養,提高對戒毒人員動力的引領”。 省獅子山強戒所黨委副書記、政委劉志剛介紹。
據悉,省獅子山戒毒所的離所三年以上回訪操守保守率達到39.73%,保持湖北戒毒系統的領先地位,成為了對外展示的窗口單位。
在這里我找到了武器 真正的戒毒從走出大門開始
“‘毒’這一字,上面象征著破土而出的新芽,下面意味著不,合起來就是生命不能生長毒品。”在交流環節,戒毒人員董某拿著寫有‘毒’字的紙張對大學生記者們說。
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的董某曾是一名教師,妻子賢惠顧家,兩個女兒聰萌可愛。一次投資失敗讓他手頭借來的錢血本無歸,背上了幾十萬的債務,煎熬之中董某選擇用最消極的方式來妥協現實——吸毒。“很快我便在吸毒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整日靠著毒品麻醉自己,逃避著家人,直至債臺高筑、妻離子散,自咽苦果。”他說。
2018年的一次掃毒行動,董某被當地機關抓獲并送進獅子山戒毒所。在這里一年多,董某逐漸找回了自信,他難忘與二大隊王隊長在球場一起揮汗打球,感動戒毒民警和他一起過今年的生日。“我知道真正的戒毒是從走出這里的大門開始,但在獅子山,他們幫我找到了戰勝毒癮的武器。”
戒毒現場直擊 “特殊一課”難忘懷
對于大學生記者來說,“吸毒”“毒癮”等字眼看似離得很遠,武漢晴川學院的胡警文在聽完戒毒人員講述他們的故事后發現,吸毒人員并不是傳統印象中的“壞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民教師、公務員也在其列。這讓她感到十分震驚,吸毒不僅僅毀掉了美好人生,還讓無數個家庭破碎。
此次活動中,最觸動大學生們的是與戒毒人員的交流環節。
“當聽到一位團級專業軍人的戒毒人員講述他的故事,我眼眶一下就紅了。”武漢科技大學的趙馳說,“進強戒所前和家人斷絕關系,一年后大哥打電話過來,第一句話是: ‘小弟,最近還好嗎?’。原以為戒毒就是讓他們不碰毒,但這個實例讓我知道了,這里拯救的不止一個個吸毒人員,還有他們的家庭!”
湖北經濟學院的王赫蘭也對戒毒人員的故事難以忘懷:“他們其中也不乏有高學歷、工作生活皆順意者,但在沾染上毒品以后,生活一度陷入灰暗,身心都遭受著巨大的折磨。我們一定不能高估自己的自制能力,更不能低估了毒品的危害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