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梔子香飄致富路 墨戎苗寨奔小康
本報記者 史曉韻 申智林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最大的特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準。”3月7日,在湖南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代表介紹說。自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重要思想以來,湖南牢記囑托,勠力同心,艱苦奮斗,一批批群眾摘下貧困帽,走上小康路。
“這個梔子茶,又好看,又好喝。”岳陽市屈原管理區鳳凰鄉河伯潭村村委會主任楊莉代表在發言時給大家展示了自己合作社的土特產。一盒梔子茶,展現了河伯潭村的變化。
河伯潭村3600多人,過去以茶葉和水稻種植為主業,收入只能養家糊口。楊莉調研發現,種植梔子是個好路子。可一沒技術,二沒設備,三沒有資金。她四處請教專家,一年內11次去中國林科院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爭取到了支持和指導。經過努力,終于培育出了適合當地種植的新品種,每畝收益能提高1000多元。
有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楊莉帶領村民成立了湖南海泰梔子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實行“六統一”模式和農民合作,即統一供應種苗、統一社員培訓、統一測土配方、統一供應生資、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回收產品,從而帶動貧困農民共同致富。
在湖南,好山好水好風光,因地制宜扶貧,還可以在旅游產業上發力。湘西古丈縣默戎鎮牛角山村黨總支書記龍獻文代表說。
牛角山村,有個近千戶苗族聚居的村落,人稱“墨戎苗寨”。山地多、平地少,當地800余戶、6300多名農民常年貧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幾年前,村支兩委意識到,秀美的山水,特色的民族文化,就是寶貴的資源。打開山門,“墨戎苗寨”做起旅游開發。
經營伊始,問題不少,設施單一、服務都跟不上。2015年,村里爭取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項目資金,完成苗寨石板路鋪設、特色民居改造、風雨橋架設和亮化、桐木自然寨道路硬化。
“5年多來,湖南著力推進精準扶貧,到去年底,全省累計脫貧68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3.43%下降到1.49%。”杜家毫代表在現場向大家介紹,“預計今年底湖南可基本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明年可實現全部貧困人口脫貧。”
脫貧攻堅一路走來,湖南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一批”要求與各地實際結合起來,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創造性地貫徹落實。
特別是在發展生產脫貧一批上,湖南走出了一條“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窮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新路子,把產業扶貧這一根本脫貧舉措落到實處。
河北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北京冬奧會給河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河北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增強。”在3月7日河北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代表表示。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雄安新區建設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如何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
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代表表示:“加快建立‘雄安標準’體系,構建指標體系、政策體系等‘質量體系’,形成一種全生命周期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模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本報記者 韓春瑤 馬 晨)
黑龍江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安心
“黑龍江連續兩年在春節假期后第一天召開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作為這里土生土長的企業家,我感到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3月7日,黑龍江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代表在黑龍江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說。
哈爾濱市市長孫喆代表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既突出了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又突出了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哈爾濱應抓住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機遇,堅持以深哈合作、哈爾濱新區建設為切入點,向產業項目建設發力。”
(本報記者 方 圓 劉夢丹)
吉林
加快布局智能制造
“非新無以為進。”3月7日,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代表在吉林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說。
吉林省深入謀劃和推動“數字吉林”建設,在智能制造、數字政府、智慧農業、智慧文旅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代表說,“目前,汽車行業發生顛覆性變化,智能制造技術正在廣泛應用。”
吉林省長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錢萬成代表說,長春在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產業發展方面著力,支持創新成果轉化和“雙創”企業發展。
(本報記者 祝大偉 李家鼎)
貴州
聚焦脫貧攻堅 實現綠色發展
在3月7日下午舉行的貴州代表團開放團組討論會上,來自貴州省惠水縣的基層黨支部書記羅應和代表談起了他對易地扶貧搬遷的感受。作為這項政策的受益者,他認為,“只要做好產業配套、就業培訓、社區融入與管理服務等工作,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就能守住幸福。”
遵義市市長魏樹旺代表認為發展產業是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需要選好新產業、培育新模式、引進新技術、打造新業態,實現農民切實增收。
(本報記者 步 超 程 煥)
香港
經濟騰飛再迎新機遇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給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東偉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東區區議會議員蔡素玉代表在7日香港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說。
“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首先要完善出入境管理工作,推出更加便利的政策措施,打通民間交流。”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香港亞洲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智思代表說。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朱葉玉如代表說:“大灣區有很好的科研基礎,應根據國計民生需求,加強科技成果轉化。”
(本報記者 林麗鸝)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0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