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大年初四,大冶市還地橋鎮下堰村肖家堰灣一片喜慶,400多名親友聚集在一起,為肖緒祥和黃翠蘭夫妻倆慶祝百歲生日。圖為老人一家五世同堂一起拍全家福 通訊員汪澤棟攝

圖為百歲壽筵上,肖緒祥和黃翠蘭接受晚輩們的叩頭祝福

圖為老兩口向親朋致謝

圖為老兩口經常在一起抹字牌
楚天都市報記者梁傳松通訊員高喜明汪澤棟
2月8日,大年初四,大冶市還地橋鎮下堰村肖家堰灣一片喜慶,400多名親友聚集在一起,為肖緒祥和黃翠蘭夫妻倆慶祝百歲生日。
這對夫妻攜手走過了78年,如今五代同堂,兒孫們共82人,自己依然身體硬朗。在晚輩們“百年好合”的祝福聲中,老兩口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結婚78年同過100歲生日
“選擇大年初四為老人過生日,家里人才有時間能聚到一起。”肖緒祥老人的曾孫女肖浪潔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曾祖父母的生日都不在春節期間,但考慮到家族人口龐大,在外地工作的親友只有過年時才能趕回家,所以最終選擇在大年初四為老人過百歲生日。
老人的二兒子肖本才介紹,父親肖緒祥生于1919年,母親黃翠蘭出生于1920年。老人一生共育有四男二女(其中大女兒為養女),全家已經五世同堂,連老人一起共84人。目前兩位老人身體狀況都非常好,能相互照料日常起居。“當天共有400多名親友前來送祝福。”肖浪潔介紹,曾祖父肖緒祥是家中長子,曾祖母黃翠蘭是還地橋鎮還橋村白果園人,兩人是遠房親戚,從小就定下了娃娃親。
肖緒祥9歲那年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拉扯不了三個孩子,無奈將兩個女兒送了人,只留下兒子。作為獨生子的肖緒祥也沒法嬌慣,從小就給有錢人家放牛,他至今還記得放牛的苦,“下雨天也不能回家,衣服被淋濕了,凍得腿直打哆嗦。”年紀稍大一點后,他就到附近打點短工補貼家用。
“那時候真是苦啊。”肖緒祥回憶,為了填飽肚子,他吃過野菜啃過樹皮,甚至還吃過觀音土(當地的一種粘土)。
1941年,肖緒祥和黃翠蘭結婚。黃翠蘭會織布,婚后勤儉持家,常常織到深夜。妻子織的布,肖緒祥就拿去賣錢換米吃。
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不幸夭折了,他們將5個月大的程細珍抱養回家,視如己出。此后,他們又相繼生下了4男1女。
兩次從日軍手中死里逃生
百年人生,這對老人見證了歷史的風風雨雨。肖緒祥回憶,抗戰時期,他兩次從日本人手里死里逃生。
有一年,灣子附近一座重要的橋梁被游擊隊炸了,日軍很惱火,到肖家堰抓人。日軍將肖緒祥當作嫌疑人,抓到了沙田煤礦進行毆打。家人想盡了辦法,最后通過一個在當地頗有聲望的親戚作保,他才被釋放回家。
還有一次,日軍在白果園的電話線被游擊隊員割斷,又到村里抓人,將肖緒祥等6人用鐵鏈穿成一串帶走。“在牢房里,日軍逼迫我們6個人互相打耳光,力量要大,還不能笑,要不然就殺頭。”折磨一夜后,6人被拉到了野地里。肖緒祥看日軍給槍上了刺刀,他以為要處決他們了,于是邊走邊瞄準一個水塘,隨時準備跳水塘逃命。幸運的是,日軍只是讓他們干活,當6人將沿線的電話線架好后,就被放回了家。
黃翠蘭也經歷過兩次人生劫難。1991年,71歲的她突然中風了,躺在床上不能動,家人都開始著手準備后事了。沒想到她在床上躺了一年半后,竟然可以下床活動了。
2010年,90歲的黃翠蘭在村口被一輛小車撞倒,送到醫院搶救后,靠注射鼻食維持生命。子孫們輪流到醫院值班服侍,女兒肖美珍和女婿程順明大年三十都在醫院照顧,孫子肖劍鋒和曾孫肖龍威為她輸血。在子孫們的精心照料下,老太太又奇跡般挺了過來。
五世同堂培育16名大學生
生于戰亂年代,肖緒祥和黃翠蘭都沒能讀書,但他們非常重視兒孫們的教育。據統計,肖緒祥和黃翠蘭一共有82名后代(包括兒媳、女婿等姻親),年紀最大的為75歲的養女程細珍,最小的為5個月大的玄孫。
受肖緒祥和黃翠蘭重視教育家風的影響,肖家一共培養出了16名大學生。后代們從事的職業,有工程師、注冊造價師、注冊會計師、注冊建造師、陶瓷工藝設計師、教師、技術員、醫生、護士等。
老人的大兒子肖明鐘成了一名老師,在村小教了30多年語文,他還喜歡鉆研書法和繪畫,在當地小有名氣。肖明鐘的兒子肖正剛,是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肖明鐘的孫子肖昂,去年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
80歲的村民肖本達介紹,肖緒祥夫妻一生與人為善,從沒見他們和村里任何人打過架吵過嘴。年輕時種田,看到別人家的田漏水,肖緒祥還會主動幫忙堵漏。
曾孫肖龍振回憶,曾祖父一直任勞任怨。多年前大家族里只有一頭牛,雖然和子女們分了家,但子女們的地肖緒祥一直都幫忙在犁。黃翠蘭對后輩非常好,常常將水果等好吃的藏起來,等孩子們放學回家后塞給他們。
在老兩口的教導下,肖家子孫互相扶持,和睦相處。二兒子肖本才搞建筑創業成功后,帶動兄弟姐妹和灣子里不少人一起致富,在上世紀90年代,還捐建了肖家堰的祖堂。
每天掃地兩小時再吃早餐
老人的子女們大多在武漢定居,只有長子肖明鐘、長媳黃詠鸞、養女程細珍留在肖家堰照顧。遇到老人生日,在省內的子孫都會回來祝壽。今年大年初四,除了在國外求學的曾孫女外,其他后代都回老家參加了慶祝。
老兩口的身體一直硬朗,80多歲時還自己種菜吃,目前生活都能夠自理。肖明鐘介紹,如今父親仍然好動,每天早上起床后會掃兩小時地,將門前的院子和祠堂門口打掃得干干凈凈。母親則愛靜,冬天沒事就躺在床上睡覺,連吃飯都在床上解決。
黃翠蘭的愛好是抹字牌,肖緒祥經常陪她一起玩,有時,老太太甚至能自己和自己打牌。
兒孫們說,肖緒祥脾氣很好,印象中沒和老伴紅過臉。有時黃翠蘭生氣說他兩句,爹爹也從不回嘴,兩人偶爾小慪氣,第二天就又和好如初。
夫妻倆不抽煙不喝酒,生活很有規律。肖緒祥每天傍晚就睡覺了,天還沒大亮就起床,掃兩小時地后才吃早餐。他一天只吃早餐和午餐,從不吃晚餐。爹爹喜歡吃味重的菜,以青菜為多,肉只吃肥肉,米飯喜歡煮得很柔軟,特別喜歡吃紅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