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會銳)“依托一個平臺、堅持兩手抓、織密三張網、落實四步走……”
近年來,黃石港街道堅持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創新性運用“1234”工作法,打造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

依托一個平臺
畫好全量矛盾糾紛化解“同心圓”
街道吹哨,部門報到。
街道依托綜治網格服務管理平臺,探索創新基層治理“吹哨報到”長效機制,賦予65名網格員“吹哨”職能。
在此基礎上,構建街道—社區—網格三級平臺,以“人房樓”為基礎數據,現已在轄區內建立65個網格人口、樓棟、房屋的數據庫。網格平臺設置有基礎信息采集、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風險預警四大版塊,可實時掌握下轄網格情況。
社區網格員通過手機登錄后,可一鍵上傳問題,由相關部門“接單”,事項辦結情況一目了然,充分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實現了“互聯網+”與“網格化管理”的“并網”。
堅持兩手抓
下好全量矛盾糾紛化解“先手棋”
為推進轄區平安建設,黃石港街道采取“1+N”工作模式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小區、難事不出社區”。
“1”是依托1個核心樞紐。以街道綜治中心為樞紐,內設矛盾糾紛調處室、心理康復咨詢室、中心戒毒社區室等特色功能室。目前,街道平安辦、網格中心、司法所等多個單位綜治中心集中一窗式辦公,確保信訪問題“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處置”。
“N”是集聚多個方面力量。通過綜治中心牽引,整合部門、街道、社區、組織等多方面力量,共同推進轄區平安建設。建立健全“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以綜治中心組織主導,強化部門協作,共同形成化解非警務矛盾糾紛的合力。
今年以來,黃石港街道各類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1750余件,其中非警務矛盾糾紛109件,整體矛盾糾紛有效調解率達到98%。

織密三張網
打好全量矛盾糾紛化解“組合拳”
立足“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黃石港街道著力織密三張網,提高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效率,推進源頭治理工作做深做實。
第一張網:織密信息摸排網。發揮網格隊員伍“熟人、熟地、熟情況”的優勢,要求網格員每日入格走訪,對本網格內的重點人員、重點對象、重點場所(破產企業、街面商鋪、人群密集點)實行重點走訪。發展樓棟長、熱心居民、小區保安、轄區內保機構等人員作為矛盾糾紛信息員,收集轄區矛盾信息,拓寬“矛盾信息源”。
第二張網:織密部門交接網。積極與區委政法委、派出所等部門進行對接,對涉及我街道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分析處置。
第三張網:織密門市接收網。學習“浦江經驗”,制定《班子成員每日接訪表》,要求街道班子成員、社區書記積極接訪、約訪、下訪,提高矛盾化解成效。

落實四步走
走出全量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
基于全市“三縱四橫”大平安工作格局,黃石港街道著力構建工作運行閉環,不斷提升平安建設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街道定期召開矛盾糾紛研判會,對重點突出矛盾隱患問題進行研判化解。配優配齊人民調解員、社區網格員及法律顧問等,發揮黨員志愿者、專業社團調解組織參與矛盾糾紛調解的作用,對苗頭性矛盾糾紛的隱患提前介入,立足抓早抓小、應調盡調,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里。
以網格為單元對各類矛盾糾紛不留死角進行源頭摸排,黃石港街道主動摸排,建立資料臺賬,細化矛盾類別,由社區進行集中會商后再報街道歸類研判,確保第一時間準確掌握各類矛盾糾紛信息。
同時,街道著力建立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運用“共同締造+社區民警+樓棟長+網格員”網格治理模式,及時發現問題提供線索;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聯調聯治機制;律師調解機制;“兩代表一委員”參與調解等機制。強化訴調對接、警民聯調、檢調對接、專調對接、訪調對接等“五調”聯動化解矛盾糾紛。
此外,為營造良好法治化環境,該街道還通過發放宣傳單、上門入戶、懸掛橫幅等方式宣傳法律法規知識,引導群眾知法、守法、用法,通過正當途徑合理反映個人訴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促進排查化解提質增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