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天,一起標的額近1.6億元的案件執行完畢。
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中,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應銀行申請,依法保全查封當地一置業公司名下88個在建工程(期房)。
案件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法啟動涉企執行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經多輪協調,將涉案88個在建工程(期房)辦理“期轉現”,轉換為70套商用房,并予以重新查封。
后經司法評估、拍賣程序,當事雙方同意用其中20套以物抵債,降低執行措施對企業正常經營的不利影響。

被執行人大冶某置業有限公司和申請執行人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一同到黃石中院執行局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2023年,黃石市被全國工商聯評為“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的5個地級市之一,連續兩年獲評湖北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全市政法機關踐行謙抑審慎執法司法理念,出臺22條具體舉措,全方位全流程服務市場主體,為黃石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堅強政法保障。”黃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文波說。
抓前端 源頭防風險
對黃石的法治環境,湖北華盛新人造板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閔建利有切身體會。
走進這家投產不到4年的公司,露天堆放的原木料,如連綿起伏的小山包,一眼望不到頭。
“以前外來人員、車輛可隨意到廠區進行作業,在陸洋律師提醒下,我們制作了安全告知書。”閔建利遞給《法治日報》記者一份告知書,上面詳細列明外來人員、車輛進入公司的注意事項,并有來訪人員及值班保安簽名。
閔建利與陸洋結緣,始于2023年5月的一次特殊“體檢”。
應華盛新人造板公司申請,黃石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組織陸洋等3名律師組成法治體檢工作組,對該公司進行法治體檢。
經深入調查走訪,工作組出具體檢報告,圍繞合同管理、勞動用工、安全生產等6個方面指出公司潛在法律風險,并提出建議。
“對律師提出的問題,我們一一進行了整改,生產經營更安心。”閔建利說。
從法治體檢中獲益的,并不止華盛新人造板公司。黃石市已連續7年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現已累計為超1000家民營企業提供服務。

湖北易圣律師事務所鄂彬律師和湖北心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開展“法治體檢”談話。
開展法治體檢過程中,黃石市司法局發現,小微企業數量繁多、抗風險能力弱,一個法律風險產生就可能毀掉一個企業。
為此,黃石市司法局創新推行小微企業共享法律顧問機制,建立起10家共享法律顧問工作站,為近千家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低成本、訂單式”法律服務。
“我們還開展事前合規指引、法治宣講,事中法治體檢、示范幫助、指導約談,事后警示告誡、觀察期管理等包容審慎監管,幫助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黃石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先全說。
優過程 高效解企難
“這件事一旦處置不當,企業將面臨滅頂之災。”說起兩年前的廢水處理事故,黃石某制藥公司負責人仍心有余悸。
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該制藥公司為節約成本將廢水處理外包給外地一家公司。外包公司資質不全,非法處置廢水,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接到企業求助,黃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查清事實,堅決重處,既要優化營商環境,也要體現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黃石市公安局新港(物流)工業園區分局民警到轄區企業走訪。
黃石市成立由公安、檢察、生態環境等多部門組成的專案組,歷經8個月,輾轉數省,抓獲22名犯罪嫌疑人。
“我們對企業涉嫌的犯罪行為堅決予以打擊,做到不漏人、不漏罪,同時注重保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黃石市公安局環境保護警察支隊政委康仲華介紹,辦案民警迅速查清廢水流向,及時阻止非法處置,防止更大環境污染,避免了企業將來面臨的巨額賠償。
案件進入審查起訴階段,黃石市檢察機關依法啟動合規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助推企業合規經營、健康發展。
“在檢察機關指導下,我們及時整改,加快升級環保設備,生產廢水現在全部自行處理。”上述企業負責人說。
黃石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陳鵬圖介紹,該市政法機關近年來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堅持柔性執法,做實做細做優各項措施,以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在黃石投資興業的信心。
據悉,該制藥公司現已將注冊地、工業數據統計和稅收關系全部轉移變更至黃石地區并擴大經營規模,吸納當地就業人員近千名。

陽新縣檢察院深入企業了解安全生產狀況,積極宣傳“八號檢察建議”。
強后端 合力促治理
簽訂了股東退款協議,對方卻未按約付款。遠在河南的黃先生聯系大冶市人民法院羅家橋“共享法庭”網上立案。
羅家橋“共享法庭”立案后,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方式,在線高效化解糾紛,讓企業“少跑路”,減輕企業訴累。
在大冶法院院長陳敬濤看來,“共享法庭”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制約,是“架構在數字空間、在企業身邊的多元解紛新陣地”。
通過“一屏一線一終端”,黃石市現已成立18個“共享法庭”服務站點,將專業化商事審判服務覆蓋全部重點區域、領域,形成線上訴訟、糾紛化解、訴源治理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閉環。
“共享法庭”不僅進行網上立案、線上調解、在線訴訟、云上開庭、遠程咨詢,還積極引入各類調解資源,建立起“線上+線下”“站點+法院”的全流程訴訟服務模式,為各類市場主體化解商事糾紛打開“綠色通道”。
“我們企業的經濟糾紛,十有八九在‘共享法庭’調解結案。通過這種溫和的方式,既能解決糾紛,又不傷和氣,未來還能和對方繼續合作。”湖北豐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經理余樂說。

大冶市大冶湖高新區“共享法庭”高效化解大冶某玻璃公司和武漢某門窗公司的欠款糾紛,歷時僅40分鐘雙方握手言和。
黃石市兩級法院近年來在主要商圈、重點企業設立各類民商事糾紛服務站點,與企業共同合作黨建品牌,建立一對一服務模式。
同時,以全面推行無紙化辦案為契機,黃石法院深化“立審執”全流程改造,強化司法建議工作,既大幅降低企業維權成本,還有效提高了解紛效能。
黃石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正探索構建多元糾紛聯調機制,推動涉企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不斷厚植營商環境法治沃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