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日報訊(記者 肖瓊)25日召開的黃石市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市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通報了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情況: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省、穩居前列
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省、穩居前列,為連續四年奮進第一方陣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綜合指標看,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長7.2%、居全省第1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4和1.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3%、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達437.7億元、增長26.7%,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2個百分點。
從重點領域指標看,房地產、文旅消費活躍,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4%、居全省第5位,住房公積金貸款增幅居全省第1位、提取額增幅和個貸率均居全省第2位;全市港口吞吐量完成6911萬噸、增長15.2%;國慶假期全市旅游收入、A級景區游客接待人次增長率均居全省第1位。
各縣(市、區)比學趕超、競相發力
各縣(市、區)比學趕超、競相發力,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大冶市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中再進2位、至55位,主要經濟指標穩住了基本盤,對全市發揮了較強的支撐作用。
開發區·鐵山區在全國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中再進7位、至85位,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綜合排名并列全市第一,前三季度GDP增長11.2%、居全市第1位。
陽新縣經濟發展保持強勁增勢,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綜合排名并列全市第一,各項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市前3位。
黃石港區積極扭轉投資負增長的被動局面,前三季度增長15.1%、居全市第2位,較一季度提升48.8個百分點。
西塞山區持續加大項目入庫力度,投資增長穩居全市前列,前三季度增長17%、居全市第1位,消費、財稅等指標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
下陸區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抓好重大工業項目穩產達產,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8%、居全市第1位。
新港園區依托綜保區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已完成8.3億元,月均增長率達到130%以上。
穩增長和惠民生兩手齊抓、統籌推進
前三季度,黃石穩增長和惠民生兩手齊抓、統籌推進,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凝聚了強大合力。
新動力循環機制加快構建。深入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深化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改革,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9.4億元、增長12.5%,增速居全省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新的動能加速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成長,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5.2%,居全省第2位;新增長點加速發力,73個工業增長點投產發力,新增產值274.4億元;新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1萬戶、增長12.7%。
重大政策加速落地。搶抓國家“兩重”“兩新”等重大政策機遇,爭取增發國債、超長期國債、中央省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資金56.3億元,帶動155個、總投資246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
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95個、總投資2087億元;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92個、總投資2315億元,已入庫318個、入庫率81.1%;52個省重點項目中,44個建設項目開工率100%,投資完成率121.4%,均居全省前列。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就業形勢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城鎮累計新就業5.5萬人,引進“新黃石人”1.9萬人。居民收入和消費總體穩定,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1%。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發放低保、特困等各類社會救助資金4.5億元。省、市民生實事扎實推進,省級5430個子項目已完工5126個、完工率94.4%,市級1614個子項目已完工910個、完工率56.4%。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