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日報客戶端(記者 潘謙 通訊員 殷細亞)9月中旬,臨近周末,黃石港區就業中心大廳仍人流涌動,前來咨詢崗位、登記求職信息的市民絡繹不絕。工作人員細致了解他們的意向、匹配需求,耐心為求職的市民進行講解。
近年來,黃石港區以“三專服務”為抓手,扎實推進就業安置、創業指導、技能培訓等各項就業服務工作,就業惠民惠企實效不斷顯現。今年來,全區已完成城鎮新增就業7040人,完成省定市定(十件實事)目標任務213%。
努力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一方面,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而另一方面,又有許多行業招不到人。”黃石港區人社局副局長陳濤介紹,“大學生不怕‘升級打怪’,就怕沒有渠道和舞臺。”
近日,由黃石港區組織開展的“大學生黃石就業行”活動就為一些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就業“渠道”。活動中,來自湖北師范大學等全市高校的180名畢業生代表,在專業導師的帶領下,實地走訪企業并開展座談,對黃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活動結束后,將近有一半的學子有意愿留在黃石就業創業。
“現在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掙錢、顧家兩不誤,幸福感滿滿。”近日,參加“大學生黃石就業行”的大學畢業生解雨凡接到了入職通知,對在家鄉找到心儀工作,非常開心。
為促進大學畢業生能就業、就好業,黃石港區提高就業服務水平,當好“紅娘”,強化與用人單位對接。加強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對接匹配。組織畢業生到企業一線去,讓供需雙方見面。
今年來,該區人社部門和高校密切協作,先后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才聚荊楚·百縣進百校”等線上線下就業招聘會31場,組織企業886家參與,提供崗位8000余個,促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255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4%。
持續營造良好的就業生態
良好的“就業生態”必須注重就業均衡,適配對接,聚焦就業困難群體,發揮就業兜底的現實功能作用。黃石港區綜合運用就業政策杠桿,“造血”與“輸血”相結合,為就業困難群眾提供“全鏈條”就業服務,努力確保各類群體就業“一個也不能少”。
黃石港區深入落實各項就業政策,進一步推進創業環境優化,加強創業主體培育,強化幫扶兜牢民生底線,激發活力擴大就業容量,積極分流緩解就業壓力。在符合發放條件的前提下,運用“直補快辦”等模式,一攬子兌現社會保險補貼84人次,共計10.24萬元;為2636人發放“4050”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共計164.65萬元;為14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共計3.1萬元;為602人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補貼,共計1347.67萬元,有效穩定和擴大了就業崗位。
為推進就業困難人員有效就業,黃石港區人社局依托黃石智慧人社“一湖三鏈”就業服務平臺,主動上門,了解就業困難人員求職需求,利用大數據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失業登記、重點群體認定、崗位推薦匹配、政策申領享受等全鏈條一站式就業公共服務。
今年來,黃石港區累計促進城鎮失業人員就業2862人,實現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06人,新開發公益性崗位26個,發放各類就業政策性補貼1013人、1500多萬元,切實兜底、兜準、兜牢就業困難人員的民生底線。
推進人才就業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第一資源”。黃石港區緊緊圍繞“人才優先”工作主線,不斷拓寬選人引才新渠道,主動引進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和定向培育人才,全區人員隊伍結構不斷優化,高素質專業化建設步伐加快。
基于臨空高端商務區建設發展的戰略需求,黃石港區積極引進發展急需、適用的人才,按需開單,靶向引進醫學、教育專業“新黃石人”8人。落實經費、落戶、購房等優惠政策,協助收集“新黃石人”住房保障需求人員信息54人,累計核查“新黃石人”保障性租賃住房365人,其中73人已享受住房補貼。
在“引”才的同時,黃石港區不斷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育”才力度,提高技能人才總量。
“我參加了黃石盛美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專業培訓,掌握了化妝技巧,現在每月增加了近3000元的收入。”談起培訓的經歷,黃石港街道新閘社區居民梁美玲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緊盯需求開展培訓,2024年,黃石港區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412人,發放培訓補貼74.4萬元;新增職業技能人才207人,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補貼37.55萬元,較好解決了轄區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的問題,也為全區經濟發展培養了更多、更優秀的專項技能人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