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學畢業進入浠水縣委宣傳部工作,已經7年了。這期間,我寫了不少新聞稿件,也寫過很多講話材料。但真正意義上為自己寫稿、發言交流,不是特別多。我也一直思索,到底要和大家分享什么,作為黃岡日報眾多通訊員中的普通一員,我想和大家分享這幾年我個人工作上的一些感受,就是三個簡單的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感悟:從大學畢業邁入社會進入單位,從一個非新聞專業的門外漢到一個合格的新聞人,盡快熟悉業務,盡早進入角色,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真學和勤寫。真學就是每天每時每刻都把自己當做新人。剛開始一個月,我認真研學中國新聞獎、湖北新聞獎、黃岡日報好新聞的獲獎作品,從中去找素材,抓熱點,搭框架。每天仔細閱讀《人民日報》《湖北日報》《黃岡日報》,去模仿、去學習、去吸收,直至形成自己的風格。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能力。在開辦秀美浠水微信公眾號時,為了做好它,我的手機里下滿了20多個新聞app,訂閱了上百個微信公眾號,每天去研究標題和內容,最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把“秀美浠水”帶向全國最具有影響力人民團體號、湖北省政務微信十佳。
真學是輸入,更重要的是輸出,也就是真寫。許多剛入新聞行業的人有個通病,擔心寫不出,擔心寫不好,擔心發不了,時刻在擔心、永遠不行動。舞臺再大,自己不上臺永遠是觀眾。平臺再好,自己不參與,永遠是個局外人。人生沒有四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不努力,聽到的永遠都是別人的好消息。所以,不去寫,見報的永遠都是別人的頭條。學了那么多,關鍵在于動筆。有位前輩開玩笑跟我說,寫新聞要像賊不走空路,出去采必須寫,寫了必須發,這一直成為我工作的要求。
第二個關鍵詞是感動。經常有人問,新聞宣傳工作是什么?你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義?其實我在很多時候也在不斷地問自己,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義?直到在一次采訪中,我找到了答案。浠水20歲大學生楊某在一次暑假打零工返校途中,被一輛轎車撞倒,駕駛員肇事逃逸,并且還卷跑了楊某的保險理賠款,只留下高位截癱的楊某和一個悲慘的家庭。我們的介入,讓省市黨報高度關注,持續追蹤報道,最終看到了這個家庭越來越好、肇事者受到法律懲處的那一天。一次車禍會讓一個人倒下,一篇報道會讓一個家庭站起來。當天晚上,我在采訪本上寫道:一篇報道引發社會的關注,也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推動社會向前進一小步,這就是新聞價值的所在。
這樣讓人感動的人和事,還有很多。
2016年,浠水遭遇特大洪水。我們到防汛一線采訪,看到了當地質樸的村民爭先恐后給抗洪官兵送魚丸、送雞蛋、做拉面,看到了70多歲的老黨員扛著鏟子沖上前線,看見了1000名干部群眾連續7天守候在浠河兩岸,看到了4000名官兵72小時鏖戰在長江干堤散花崩窩段。
當歹徒引爆土炸彈的瞬間,民警吳俊毫不猶豫撲上去被炸傷。是我們的報道,讓更多人看到了“最美撲爆哥”舍命撲上去那一刻的果敢,也看到了錚錚鐵骨柔軟動情的一面。
采訪中,我們見識了一家四口都患尿毒癥,他們努力地活著;患小兒麻痹癥的女孩,幸福追夢奮斗著……
采訪過的許多人,讓人感動,令人動容的還有一些事。這些事記錄著城市發展的脈搏,悅動著人們昂揚的姿態。那一年,我們記錄下一心三區藍圖被擘畫,記錄城市會客廳破土動工建設,記錄黃黃高鐵設站浠水,記錄市四運會圣火被點燃。一個個人,一件件事,承載著感動與激情,激發著我們用每一篇微小的文章和每一個溫暖的鏡頭,匯聚起溫暖整個社會的巨大能量。
第三個關鍵詞,感恩。我時常慶幸,與宣傳這個集體結緣,與新聞這個行業相遇。
這個平臺,只要付出就不會白費,這個時代只要努力就不會被辜負。我們要珍惜機遇,珍惜平臺,珍惜身體。感恩這個美妙時刻,感恩這個偉大時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