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日報訊(記者吳高斌)“醫生,我沒時間住院,您就開點藥讓我帶回家吃吧;我要回社區工作,居民群眾離不開我!”23日,身患癌癥、在醫院做完化療的楊宏洲,不聽醫生勸說,執意要回到黃石港區江北社區上班。
60多歲的楊宏洲,原是江北農場蔬菜公司工人,退休后擔任江北社區第三網格支部書記。由于他樂于奉獻,又是江北管理區表彰的最美基層黨員,社區黨委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最美基層黨員楊宏洲工作室”。
多年來,楊宏洲在身患癌癥的情況下,堅持為社區居民服務,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民生問題,成為人們敬佩的好黨員。
楊宏洲只是江北社區279名黨員中的一員。如今在江北社區,黨員們樂于奉獻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正能量。
江北社區原是一個國有農場,隨著企業的改制,矛盾糾紛突出,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給社會治安帶來了難題。
如何才能有效化解矛盾,解決民生問題,從而實現和諧江北的目標?
江北社區黨委通過加強對黨支部的建設與管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居民做好服務。
居民李艷華家的房頂漏水,影響生活。李艷華向社區反映后,有維修經驗的老黨員汪文斌上門查看,原來是樓上居民家的水管破裂,水從墻壁滲出。汪文斌找來工具,將水管修好,再也不漏水了。
錢冬華是第二網格支部書記,雖然她年過半百,但服務居民身體力行,毫不含糊。今年2月,江北大道20號樓下水道堵塞,污水涌進一樓居民家。錢冬華得知后,馬上趕到現場準備自己動手掏。但由于工程量太大,加之缺乏相關工具,她只得請來專業人員進行疏通,并給這里的居民重新安裝了水管。
78歲的陳恒友是第一網格支部書記,他所在的地方是江北廉租房的位置,由于人員結構復雜,偷盜現象頻發,社會治安一度成了難題。去年以來,陳恒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掃黑除惡工作,使一些帶“黑”性質的人員受到打擊,社會治安得到很大改變。
第四網格支部所在的位置,老舊樓房多、困難居民多,支部書記董瑞松是個極有愛心的人,只要是居民有困難,他定會第一時間去解決。80多歲的李蓮英,子女不在身邊,由于屋頂蓋的石棉瓦老化,每當下雨家里就會漏水,而每次漏水準是董瑞松前來維修。由于該處的瓦房有近50年的歷史,許多家庭都存在下雨就漏水的現象。所以每當下雨,董瑞松就成了大忙人,被居民稱為“雨中補漏者”。
黨員的無私奉獻,如同一股暖流,溫暖著居民群眾。“有困難找黨員”,早已成為居民的口頭禪。
今年4月間,精神病患者王某迷路走失,不知去向。一時間,社區20多名黨員分頭去黃岡、九江等周邊地區尋找,最終找到了王某。
社區黨委書記王金寶,除了加強支部的建設、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外,更是服務群眾、幫扶困難居民的好手。80多歲的袁愛華是位獨居老人,王金寶時常買水果、營養品上門看望;過年過節送慰問物資,關愛老人勝過了關愛家人。
黨員的無私奉獻,使江北的各項工作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今,扯皮拉筋的少了,和睦相處的多了;抹牌賭博的少了,參與文化活動的多了;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少了,主動參與社區建設的多了。
長江彼岸的江北,如今已成為居民向往的幸福家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