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本報第十六屆高招咨詢會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北大、清華、浙大等200多所高校招生老師現場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攝
圖為:本報高招咨詢會現場
楚天都市報記者揭明玥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 實習生易廷靜
6月25日8時至28日17時,是湖北省第一階段集中填報志愿時間,填報批次為本科提前批、高職高專提前批、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
昨日,由楚天都市報和華中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十六屆高招咨詢會暨華中師范大學校園開放日活動,在該校佑銘體育館田徑場舉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省內外200余所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員,現場擺攤為考生和家長解疑答惑,引得12萬人次前來咨詢。
高考生咨詢的問題很專業
“我這個分數報貴校希望大嗎”“請問你校優勢專業有哪幾個”……昨日上午8時許,離咨詢會正式開始還有1小時,華中師大佑銘田徑場上已有不少家長和考生,忙著在各個攤位前逐一咨詢。
“感覺今年大部分考生都是有備而來,且自主意識比較強,問起問題也相當專業。”華中科技大學現場招生工作人員何老師說,考生們除了關注學校的分數線,對專業的發展前景、深造渠道,以及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都十分關心,咨詢時非常細致,例如各專業的保研率、出國率、進校轉專業和修讀雙學位的相關政策等,都被頻頻問及。
楚天都市報記者采訪時還發現,與以往多是父母帶著子女咨詢不同,今年很多學生是自己相約前來。華科大附中向同學今年考了550多分,他和4名同學一起,趕到現場向心儀的幾所學校進行咨詢。漢川周同學也是一大早和3名同學包車從家里趕來。
即使有父母陪同,也多是學生“唱主角”。在武漢睿升學校攤位前,一名626分的高分考生正在咨詢。他父親李先生說,孩子想讀武漢大學化學基地班,但今年發揮不佳,分數有些懸。“孩子的興趣很重要,選學校和選專業以及復讀與否,我們都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家長和保送生樂當“親友團”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個新現象:以前多是學校老師或行政人員負責答疑,但今年有些省外高校開始“不走尋常路”,請來了湖北當地的校友家長或保送生前來助陣。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攤位前,武昌市民李先生答疑的專業程度,絲毫不遜于學校的招生人員,原來,這已是他連續第四年主動申請參與該校的高招咨詢會。李先生介紹,孩子去年從該校畢業,現在意大利一所大學讀研究生。“孩子求學四年,我們驚喜地看到了他們的成長和變化,作為家長更能感同身受,將心比心地從家長和考生的角度看問題。”李先生說。該校攤位前,有4名工作人員其實都是家長。
在浙江大學攤位前,兩名招生工作人員忙著答疑,3名學生在現在幫忙——3人都來自武漢外國語學校,高考前就已保送至浙江大學。劉同學說,這樣的志愿者工作很有意義,既讓他們對學校有了全方位的認識,也增加了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新開“潮”專業受追捧
據了解,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范圍內,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最多的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等4個專業。
“新增專業多是緊跟時代、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而設置的,所以備受考生青睞。”武漢晴川學院現場招生工作人員介紹,該校今年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學前教育等三個專業,且均是與知名企業進行聯合培養,在師資力量、課程建設、硬件設施、實訓條件等方面均籌備充分。
在復旦大學攤位前,多名學生對該校的工科試驗班(新工科本碩貫通)表現了極大興趣。現場招生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該校今年新增設的試驗班,下設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今年新獲批設立的專業,主要是為了服務我國人工智能和集成電路產業的迫切發展需求。
記者看到,武漢工程大學、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等校新開設的“機器人工程”專業,還有一些極具“綠色”氣息的專業,都受到考生和家長追捧,如武漢工程大學的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