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劉申、談牧、黃潔如 通訊員程小冬)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組織“九八”抗洪英雄楊德文烈士親屬和歷屆連隊老兵走進軍營參觀、座談,與部隊官兵一起共同緬懷抗洪英烈,弘揚優良傳統。
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曾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范旅”榮譽稱號,肩負湖北地區應急搶險任務。楊德文是舟橋旅原17連4班戰士,1998年,在湖北嘉魚縣牌州灣大堤抗洪搶險中,他為保衛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光榮犧牲。
親屬:哥哥犧牲 妹妹接力參軍
“來哥哥生前的連隊,是我們全家的愿望”楊德文烈士的妹妹楊惠芹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連隊每次點名,還會先點哥哥的名字,“我們聽到后很激動也很欣慰,感覺哥哥還在隊伍中。”
楊惠芹講道,“爺爺曾是游擊隊員,哥哥受其影響從小就有當兵的愿望。”1997年10月,在廣州打工的楊德文聽到征兵消息后,辭掉工作趕回家鄉應征體檢。
因為哥哥是家里唯一的兒子,父母舍不得他離開。楊惠芹介紹說,“因為哥哥的堅持,最后全家一起送哥哥去參軍入伍。”當兵僅8個月,他刻苦訓練,積極工作,多次受到連隊嘉獎。
楊德文犧牲后,“受哥哥的感召,二妹楊慧娜也義無反顧地參軍服役。”楊惠芹告訴記者,這次不僅是陪母親,也帶著即將步入高中的兒子一起來連隊,“讓他親身感受一下舅舅曾經生活、戰斗過的地方,激勵他努力向上!”
老兵:在人民需要時 挺身而出
韋成明是這次重回連隊的老兵之一,也是楊德文烈士的老班長。參觀間隙,韋成明與戰友們一起追憶楊德文烈士的英雄故事。
1998年8月1日晚,嘉魚縣簰洲民垸河堤潰口,楊德文隨連隊一起前去搶救。在洪水中,楊德文將自己身上的救生衣脫下來穿在一位婦女身上,將她往岸上帶。剛往前游了十幾米,他聽見背后一座房屋上傳來求救聲,楊德文便把那名婦女交給了一旁的戰友。
楊德文趕過去發現,一位老大爺站在搖搖欲墜的房頂不停地顫抖。他迅速靠過去,將老大爺從房頂上接下來,帶著他游了20多米。找到一棵大樹后,楊德文幾次努力想把老大爺送上樹都沒成功。最后,他潛下水用肩膀將老大爺頂上樹,霎時,一個巨浪打來,楊德文被卷入洪流中。
韋成明和戰友們回憶說,“1998年的抗洪搶險戰斗中,楊德文第一個向連隊遞交了請戰書。”他在請戰書里寫道:“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在人民需要的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
連隊:點名時先點英烈 全員答到
楊德文生前所在的“英雄17連”連歌里唱道,“使命心中系,責任肩上扛,勇拼搏,敢攀登,龍騰虎躍競風流;搶險當先鋒,救災打頭陣,楊德文,葉華林,青春無悔寫忠誠。”
“這么多年,連隊雖然經歷了多次改革和番號調整,但是始終保持對英雄精神的傳承。”舟橋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程晉一介紹說,新兵入伍第一天,我們會進行連史教育,向他們介紹英雄事跡。每年清明節,連隊都會組織官兵前往牌州灣烈士陵園,尋訪烈士足跡,為烈士掃墓。連隊點名時先點英烈,全員答到……
1998年夏天,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全流域特大洪水,舟橋旅轉戰各個重大險情現場,一戰成名。
程晉一表示,這次請英雄的母親和英雄的老兵,到英雄的連隊與年青官兵交流,就是希望更好的傳承英雄血脈,弘揚優良傳統,昂首闊步邁向強軍興軍新征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