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記者胡長幸通訊員康添
基于自己的學習背景和多年虛擬現實、可視化和虛擬仿真行業軟件研發經歷,同時受到父親白手起家創業的影響,陳高偉來到武漢光谷“異地創業”。三年左右時間,硬是將“把數字仿真工廠裝進口袋里”的項目,逐步變成了現實。他說,在國家提倡工業互聯網戰略的背景下,他的創業項目,值得繼續努力下去。
父親樹立創業榜樣
陳高偉是浙江溫州人,2009年本科畢業后前往國外某知名高校攻讀計算機圖形圖像方向的碩士學位,這個領域也是他今后創業的主戰場。
2013年他回到國內,在上海一家虛擬現實技術公司擔任研發經理。公司派給他的項目,讓他至今都覺得自豪:做當時中航商發的某款航空發動機的虛擬仿真實驗室,以預先驗證設計工藝和裝配方案的可靠性。后來參與C919試飛中心項目,讓他意識到,利用虛擬現實和物聯網技術完成飛行中的飛機實時監測,技術上已經成熟。
漸漸地,他心里萌生一個想法,能否基于物聯網和工業自動化技術設備,去打造一款三維虛擬現實的智能圖形平臺,工業級用戶可以對信息化的產品三維設計成果,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應用?
根據自己對技術趨勢和市場行情的了解,他認為這個項目如果研發成功,將會有巨大的商業價值。他決定以此創業。而父親從1997年開始白手起家、創辦企業,已經用行動為他樹立了一個榜樣。
同事拿錢給他人發工資
“考察了幾個城市,我把創業落腳地選擇在武漢光谷,因為這里有創業環境、有人才資源,還有市場機會。”
2016年初,武漢魅客科技有限公司在光谷成立。陳高偉透露,對于發起這個項目的10個人來說,這是一個異地創業項目,他們都是放棄高薪來到武漢。因為家庭等原因,初始團隊只有5人堅持至今。
他說,一路創業走來,似乎也沒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有的只是通宵達旦的工作,徹夜難眠的壓力。許多事情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原來開一個公司還需要運營思維,原來光靠技術人才做好業務還不夠,原來用戶的體驗非常重要……“最困難的時候,發不出工資,幾個同事一起不拿工資,有同事拿出自己的錢來給其他人發工資,大家努力堅持下去。這些事情都讓我很感動,甚至因為這種事發生的太多,我們都有些習以為常。”陳高偉說,“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讓我深受感動,也記憶深刻。”
專注研發可視化管理
武漢魅客在被稱為“VR風口元年”的時候成立,有技術、有人才,創始團隊也有項目經驗,自然吸引了風投機構的關注。不過,公司沒有馬上接受融資資本,先做過硬產品。
陳高偉介紹,他們推出了一套比較成熟的虛擬現實平臺技術與完整系統解決方案,包括三維協同工作平臺、虛擬現實編輯器、VR輔助設計軟件等技術產品。比如,將這些技術產品應用于汽車發動機的數字化生產線上,結合現場傳感器和監控設備采集數據,用VR技術逼真呈現整個生產過程和數據變化,管理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可視化管理和故障預測。“形象地說,我們的解決方案,是把整個工廠裝進口袋里,還可以對一艘船、一棟建筑、整個工廠等服務對象優化設計方案、進行數字可視化管理,提高生產管理效率。”
目前,武漢魅客已經與東風設計院、中船重工、國家電網、中南建筑設計院、武漢大學等工業企業、研究機構,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公司營業額保持連年增長勢頭。對于未來,陳高偉表示,打造開放式的工業制造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圖形平臺,將是公司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