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他們來了!”10多位居民開心地喊道。這是從2012年起,每年春節,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曬湖社區都會出現的一幕:武昌區稅務局干部蔣中義和他的愛心團隊為社區困難群送來慰問物資。
據社區干部王素平介紹,曬湖社區為老社區,常駐人口7000人,其中空巢老人280多人、殘疾人13人。去年中秋節,蔣中義和他的愛心團隊還送來2800元的物資慰問困難群眾。
“這些都是愛心人士自發捐助的,表達大家的一份心意?!笔Y中義告訴記者。
回首2018年愛心活動,蔣中義如數家珍:去年9月23日他帶領愛心助學小組成員驅車2000余公里,先后赴建始縣民族小學和京山縣平壩小學為貧困學生送去8.5萬元生活費及書包、書籍等物資;與中華路小學劉娟老師一起組織同學們將價值7000元的棉鞋和一批文具寄給甘肅隴蘭市宕昌縣竹院鄉孔家臺村教學點;組織愛心人士為夜市擺攤的換腎女孩張璇捐款6500元……
蔣中義笑著說:“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全身的疲憊頓時會化成滿心的祝福和期許?!?/p>





蔣中義與他的愛心團隊資助貧困生(資料圖片)
回憶起第一次助學經歷,蔣中義記憶猶新。
1996年,蔣中義還在廣西靈川縣某部擔任排長,一天傍晚,駕車返回部隊途中,他看見兩個瑤族小女孩在趕路,便順道送她們回家。
沒料到,姐妹倆的家一貧如洗,正在讀小學3、4年級的她們面臨輟學。
教育會影響人的一生,這個年齡應該繼續讀書。第二天,蔣中義便從當月工資中拿出一大半為她們給買來學習和生活用品。
雖然1999年,蔣中義調回武漢工作,但他一直沒中斷對姐妹倆的資助,直至兩人初中畢業。
2000年,蔣中義從電視上看到陜西旬邑縣石門關小學的學生,大冬天竟然打赤腳上課,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于是當即給學校寫信,表示愿意資助5名學生,直至他們初中畢業。
此后,蔣中義轉業到武昌區地稅局工作,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對陜西貧困學生的資助始終不曾中斷。
2007年,蔣中義從網上了解,羅田縣九資河鎮大地坳村小學一年級學生胡希平因母親去世,家里欠債上萬元,面臨輟學。他立即決定,每學期資助200元,幫助這個孩子繼續讀書,并成立愛心助學小組,呼吁和組織更多的人獻愛心。
2008年9月,蔣中義第一次走進大地坳村小學,他將簡陋的教室、學生們簡單的飯菜拍成照片,發到QQ群上,很快得到積極響應,愛心助學小組成員馬上與40名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10年來,愛心人士為該校提供的善款和物資價值超過20萬。
從風華正茂的年輕戰士到成熟穩重的稅務干部,從廣西邊陲到江城武漢,22個寒來暑往,無論時空、崗位如何變化,蔣中義助人為樂的初心從未改變。
截至目前,愛心助學小組共資助了62名貧困生,愛心人士每學期為每名貧困生提供500元生活費。其中,蔣中義個人資助了3名山區貧困學生。
談起愛心助學小組,蔣中義講得更多的是小組成員的無私奉獻:園藝公司的姚蘭、會計事務所的石青峰、裝飾公司的毛年榮等等。他說,令人感動的是,大家參加活動時常常帶上家人和朋友,使愛心得以薪火相傳。
目前,蔣中義愛心助學小組助學范圍除了湖北的南漳、建始、京山等,還遍及北京、南京、寧波等地。
蔣中義說,2019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們加入獻愛心的行列,大家一起為山區貧困學子點亮心燈,為困難家庭送去溫暖。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