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在武漢商學院召開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游泳館情況以及馬術和現代五項(馬術)測試賽新聞通氣會,會議將通報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游泳館、賽馬場館現階段的進展情況,以及周邊相關配套工程和施設規劃。
目前,位于武漢商學院的三大場館具已完工。承接軍運會賽馬項目的馭馬體育公園于2017年11月13日動工,2018年11月完工,當年12月6日驗收。用地面積13.9萬平方米,由五大功能區組成,馬術場內主要分布有7座單體建筑,馬術場內馬術纖維砂場地是湖北省內規格最高的砂場地按照國際馬術聯合會舉辦國際比賽的標準設計、建設。

同時,作為全湖北省唯一與國際比賽接軌的甲級游泳館,武漢商學院游泳館于2017年5月動工,2018年11月完工。除了滿足比賽需求以外,武漢商學院游泳館致力于為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比賽環境。比賽池上空采用從香港引進的水利產品一一天平板空間吸聲體,保證混響時間小于2.5秒,避免噪聲干擾比賽。同時,游泳館中暗藏許多“黑科技”:仿水波紋幕墻系統、仿裝飾空間吸聲系統、BIM+屋面焊接球網架整體頂升系統、采光孔+海綿城市建設術等,都是游泳館場館建設的科技亮點。

武漢商學院體育館,經改造后作為軍運會現代五項擊劍比賽場館。該項目2018年3月啟動開工,8月底順利完工。是軍運會35個場館設施建設速度快、周期最短的項目之一。目前該館信息化系統和改建設備使用已經啟動管理人員培訓,保障場館從改造升級到投入使用的無障礙過渡。
在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商學院副校長張石還公布了29匹比賽用馬的姓名。據了解,這29匹比賽用馬屬于歐洲溫血馬購自比利時、法國、德國和荷蘭等國,性情溫和,在馬術表演時與騎手配合度高,能做出很多高難度動作,馬匹均處于7-13歲的比賽最佳年齡段,平均身高1.7米,馬頭高度超過2米,躍桿高度超過1.3。每天,馬兒不僅有專人負責洗澡、按摩等服務,食用精心準備的一天四次營養餐,還在天冷時細心為它們加衣,由專業馬工、教練、獸醫等人員組成的20多人團隊與馬匹“同吃同住”,隨時關注馬匹的安全和健康等問題。

武漢軍運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場館設施項目建設是成功舉辦軍運會的基礎和前提,將按照“滿足賽事需求、方便組織運行、體現綠色生態、益于賽后利用”的原則,將25個比賽項目、2個表演項目,布局安排在武漢市長江兩側的后湖、沌口、光谷、黃家湖四大區域板塊,共計35處場館設施項目。
后湖板塊:安排7處場館設施項目,用于海軍五項、足球、乒乓球、游泳(水上救生)、空軍五項、跆拳道等比賽項目。
沌口板塊:安排10處場館設施項目,用于開閉幕式、新聞發布、賽事轉播及田徑、排球、游泳、跳水、沙灘排球、射擊、射箭、馬術、現代五項、高爾夫球、跳傘等比賽項目。
光谷板塊:安排14處場館設施項目,用于沙灘排球、馬拉松、公路自行車、游泳(公開水域)帆船、籃球、羽毛球、拳擊、柔道、軍事五項、射擊、高爾夫球、網球、體操、摔跤等比賽、表演項目。
黃家湖板塊:安排4處場館設施項目,用于運動員、教練員、保障團隊食宿及擊劍、定向越野、鐵人三項等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