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16日(記者陳媛 通訊員薛源)近日,一張醫生跪地為患兒做檢查的照片在朋友圈熱傳,獲點贊“最美姿勢”,從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名護士將寶寶固定住,一名醫生雙膝跪在地板上,眼睛緊盯著躺在病床上的患兒,一手拿著可視喉鏡,一手持著吸引器幫助患兒清理口中分泌物。這名跪地醫生是武漢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夏忠芳。

事情發生在4月中下旬,黃岡麻城1個月大男嬰小可(化名)因呼吸困難被送入武漢兒童醫院。父母介紹,自出生后,孩子就很容易吃奶后嗆咳、吐奶,劇烈哭鬧時還會出現口周青紫、呼吸急促的癥狀,小可也多次因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難入院治療。4月23日,父母發現,每次呼吸孩子看起來很吃力,喉嚨深處還會發出像小雞叫一樣尖銳的聲音,鎖骨窩會深深凹陷下去,意識到孩子不對勁,父母將其送往武漢兒童醫院就診,因支氣管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住進該院新生兒內科治療。結合小可既往有反復嗆咳和肺炎病史,新生兒內科醫生判斷,小可可能患有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良或鼻腔發育異常。
4月25日,該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夏忠芳被請到新生兒內科為小可會診。在新生兒內科護士的協作下,夏忠芳醫生為小可進行可視喉鏡檢查。由于孩子躺在床上,高度僅近60厘米,即使彎腰站著操作也有些太高,看不清孩子口腔,為了離孩子更近一些,同時也能使患兒口咽喉達成一條直線,便于可視喉鏡深入,擴大觀察視野,使病變暴露充分,起初,夏忠芳主任嘗試蹲了一下,發現力量不夠,便下意識地跪在地上尋找最佳角度用喉鏡撐開患兒聲門便于查看。
這跪地姿勢被同事用手機抓拍下來,并轉發到朋友圈,引來醫患如潮好評。小可父母看到照片后,也很動容,“看到醫生跪著的這個姿勢,我們都很感動,孩子能康復,真是多虧了夏醫生。”
提到朋友圈中有人將她跪地姿勢稱為“最美姿勢”時,夏忠芳主任卻謙虛地表示,“這只不過是為了方便檢查操作,不值得這么夸贊 ”。夏忠芳介紹,平時做喉鏡檢查時,檢查室會配有一個專門的小板凳坐著操作,但在當時情況下,條件不允許,只能選擇最方便操作的姿勢。她表示,其實會選擇這樣做的醫生同行還有很多,遇到緊急情況,醫生根本無暇顧及自身感受,彎腰、半蹲或跪地,都是下意識動作。
經檢查,由于小可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良,喉軟骨軟化沒有足夠的支撐力量,導致喉軟骨就像兩張近距離平行擺放的薄紙,吸氣時,就像有氣流從兩張軟薄紙間通過時一樣,喉軟骨支架就會塌陷貼合在一起,使氣道不通暢導致缺氧,也會讓二氧化碳潴留在體內排不出來。小可也因此無法正常喝奶,需要插著胃管,脫離不了呼吸機,必須手術治療,否則進而會繼發其他系統感染。之后,夏忠芳主任為小可做了聲門上成形手術,小可終于能順暢呼吸了。5月15日,小可成功出院,之后還需定期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