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徐榮欽、孔劍)5月24日,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視頻會召開。會后,我省召開視頻會議,分析研判草地貪夜蛾發生發展趨勢,安排部署監測防控重點工作。會議強調,全力以赴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把省委、省政府領導“嚴防死守、科學滅蟲”工作要求落實落地落細,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
草地貪夜蛾,也稱秋黏蟲,具有寄主廣泛性、擴散速度快、波及危害范圍廣、繁殖能力強等特點,可為害80多種植物,尤其嗜好玉米、水稻、小麥、高粱等糧食作物。會議指出,遷飛性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并迅速蔓延到14個省(區)。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2個市州24個縣(市、區)在玉米上發現。近兩周內,全省發生面積已達到10萬畝,并且呈現加快擴散勢頭。草地貪夜蛾繁殖能力強,一頭雌蟲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且遷飛距離遠,一晚可飛行100公里以上。我省即將進入西南季風多發期,大量成蟲將隨風遷入,本地蟲源與外遷蟲源疊加危害,防控形勢尤為嚴峻。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周密部署,迅速行動。當前正值春玉米、早稻、再生稻生產的關鍵時間,我省作為該蟲遷飛過渡地帶,防控工作不僅事關我省糧食生產,也影響全國糧食安全生產大局。各地務必加強監測預警,開展普查,全面摸清家底。大力宣傳草地貪夜蛾的發生信息與防治技術,營造全民參與的防控氛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按照“治早、治小”的策略,優先采用對路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開展綠色防控。強化病蟲防控屬地管理責任,提前制定應急防控預案,大力推行聯防聯控、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對行動遲緩、組織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地方和單位,將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