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6月4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張利 肖守嬌)企業家如何看待95后、00后的成長?如何用企業家的思維,將有效資源高效整合以發揮更大作用?大學生創業、就業過程中哪些綜合素質最為重要?昨日,12位學者型企業家攜手走進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學子與企業家開展圓桌論壇,面對面掀起一輪又一輪頭腦風暴。12位企業家還同時被聘任為該校客座教授。

當天,該校舉辦首屆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企業家論壇,活動現場大咖云集,受邀和受聘的企業家們涵蓋汽車、金融、機電、醫藥、光電等多個行業,浙江海正藥業董事長蔣國平、武鋼漢陽鋼廠總經理艾上鋼等12位企業家,紛紛分享了自己的企業理念和創業經歷。
高新技術企業家、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敏以“成長型企業的轉型探索”為主題,圍繞自我否定精神、企業發現所面臨的問題、如何走出混沌狀態、水晶光電未來發展方向四項內容,介紹了自身的創業過程及轉型中的不斷探索,并結合將企業內部組織轉為“倒三角”結構,在日本、美國、以色列等地開設分公司走向全球化、帶領企業團隊參加“戈壁”挑戰賽,徒步鹽堿灘等實例,詮釋了自己對組織變革、組織流程建設的理解,闡明了自我批判精神、自我超越和“戈壁”精神對企業家的重要性。

“在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時代,企業家的夢想與癡醉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湖北本土企業家代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長龔波以“熟悉金融資本,創享豐美人生”為主題,講述了教育對國家未來的重要性,分享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典型案例,以企業家的能力為主線向現場學子傳授了寶貴的創業理念和經驗。
現場最精彩的是學子與企業家現場互動。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敏、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長龔波、浙江海正藥業董事長蔣國平、武漢中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經理馬暢等六位企業家,圍繞“企業對畢業生在不同階段的能力要求”、“企業的用人觀”等熱門主題面對面與全體師生們進行了深入探討,思維的火花頻頻閃現。

據悉,聘請學者型的企業專家擔任客座教授,是該校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一個新起點。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校長郭彪指出,此次擔任產業客座教授、開展企業家論壇對學校搭建更高層次產學研合作平臺,扎實推進雙師型隊伍建設,全面落實企業導師制度,滿足實踐教學和通識教育對企業資源的需求有重要意義,與該校人才培養定位緊密對接。
近年來,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積極踐行“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化校企同育人“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取得顯著成效。通過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學習與就業、創業的高度融合,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截止目前,該校商學院已與 50家省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多形式、多途徑的校企合作關系,開創了校企雙方“共同發現,互惠雙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