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12日訊(記者李曉琴 宋枕濤 通訊員黃蓉 周凌杰 趙李源)今日上午,在細雨中,江漢七橋工程主橋漢口岸首節鋼橋面板吊裝完成,這標志著江漢七橋主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作為武漢市第七座跨漢江通道,江漢七橋從設計、施工到新材料的運用都有許多突破。該橋道路全長約2.754千米,主橋長672米,主跨408米,橋面寬47米,為中承式三跨連續鋼桁系桿拱橋。工程按照城市次干路雙向6 車道標準建設,主橋預留遠期拓寬至雙向8車道條件。
它是武漢市首座鋼桁拱橋,參照悉尼海港大橋設計,主橋上部結構采用三跨連續中承式鋼桁拱橋,拱肋間設置菱形平聯和橫撐,空間結構優美,主墩支點處設置橋頭堡結構,意在與漢江灣人文環境相呼應,成為漢江上一座靚麗的景觀橋。在漢江上目前在建或建成橋梁中,該橋跨度最大、橋面最寬、投資最多、規模最大。
據中鐵大橋局江漢七橋項目部總工程師劉生奇介紹,該橋在國內首次應用國家“十三五”重點科研項目Q690qE橋梁鋼,其屈服強度國際領先,提高了大橋的耐久性,使用年限更有保障,且可節約鋼材約1500噸。
江漢七橋連接武漢市漢陽、硚口兩個行政區北起解放大道與古田四路交叉口北側,以新建高架橋形式下穿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向南跨越解放大道、沿河大道后過漢江,過江后通過新建高架橋依次上跨堤頂路(知音大道規劃段)、琴臺大道后,止于與玉龍路相接點。其施工環境異常復雜,水陸交通和漢江季節性影響大,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要求高。橋址上、下游約1.5公里處分別建有琴斷口自來水廠和宗關自來水廠,漢陽江灘建有紫霞觀垃圾填埋場,施工環水保要求高。
據悉,江漢七橋預計2020年建成,對實現漢口與漢陽的功能一體化具有重要作用,還將有效地分流二環線過漢江的車輛,尤其是受其承載能力限制的重型車輛,這將極大地減輕江漢二橋通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