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壽江、通訊員胡志喜、杜琦)7月12日上午和下午,我省連續兩次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所涉區域主要在咸寧。這也是今年來,我省首次一天兩次發布該項橙色預警。7月13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7月12日,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與武漢中心氣象臺聯合制作湖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98期,發布了46期,其中二級橙色預警4期,三級黃色預警42期,另外52期未達到預警發布級別而未發布。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由弱到強依次分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分別表示氣象因素致地質災害發生有一定風險、風險較高、高、很高。其中三級、二級、一級分別對應自然資源部門的地質災害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當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達三級以上時,由各級自然資源、氣象部門聯合簽發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產品并對公眾發布。
目前我省的做法是,根據省氣象部門提供次日的天氣預報,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地質部門(主要是環境總站的技術工作組),結合我省不同區域的地質條件和地形地貌,在多年地災數據分析基礎上,構建預警預報模型,疊加降雨量,研判預測不同區域的地災氣象預警風險等級。省里的預警信息基本上覆蓋到縣級,市縣可結合自身實際再有所細化。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44起,災情均為小型,其中自然因素引發33起,人為因素引發11起。共造成1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242.2萬元。“上半年總體形勢比較平穩。及時制作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指導各地在重點時段加強地災防治,發揮著重要作用。”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我省成功預報恩施州鶴峰縣南渡江滑坡,避免了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據介紹,4月10日,鶴峰縣新建南渡江大橋右岸邊坡出現變形跡象,并有加劇趨勢,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迅速組織專家現場勘察,并會同有關部門,采取臨時交通管制和電力停電等應急措施。4月12日上午8時,邊坡發生垮塌,因應急處置措施得力,未造成人員傷亡。
明晚至17日仍有降水 注意防災減災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壽江、通訊員胡志喜、杜琦)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預計7月15日晚至17日,我省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根據未來一周天氣預報條件、前期降水實況及未來一周降水量預報,結合地質環境條件、歷年地質災害發生規律等因素綜合分析:7月15日至18日,預計恩施、咸寧、黃石等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中易發區,受降水影響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大;三峽及宜昌地區、荊州石首市局部、鄂州市城區、黃岡市大部(黃州區、團風縣、羅田縣、英山縣、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北部、黃梅縣北部)等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部分中易發區,受降水影響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我省積極應對持續陰雨天氣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要求各地及相關部門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隱患巡排查,強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城鎮鄉村人口密集區、交通干道沿線、礦山開采、水利等工程邊坡地段、切坡建房區域、景區高陡斜坡地段、林區與礦區臨時居住區等處的巡查監測與防范;各市縣要密切關注最新氣象預警、山洪暴雨預警及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給受威脅對象;發現地質災害危險,及時做好人員撤離工作;切實提升防災減災、臨災避險意識和能力。
我省三季度地質災害趨勢預測:以小型滑坡、崩塌地質災害為主,發生時間將相對集中于7月,發生地質災害的主要區域為鄂東南咸寧、黃石和鄂州,鄂東北黃岡,鄂西恩施和宜昌,其次是鄂西北十堰。
入夏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已組織工作組,分片區對各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巡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