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校益章報道:今年5月31日是第32個“世界無煙日”,其主題是“煙草和肺部健康”。5月27日上午,由市衛健委、市教育局主辦,市疾控中心承辦,鄖西縣衛健局、縣疾控中心、縣教育局、縣職業技術學校協辦的十堰市第32個“世界無煙日”主題宣傳活動暨中小學生“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新一代”簽名活動在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行。
活動現場,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代表宣讀“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新一代”倡議書,市健康教育所相關負責人圍繞“煙草危害”這一主題作專題講座。隨后,市健康教育所及鄖西縣衛健局、縣教育局、縣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教職工及學生,各級媒體記者等近千人自發在“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新一代”留言簿上簽名,并開展健康巡講進校園活動。同時,活動舉辦方通過設立宣傳展板、發放宣傳冊等形式,呼吁廣大中小學生和市民群眾遠離煙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同營造一個健康、清潔、無煙的社會環境。活動當天共發放控煙宣傳資料2100余份,現場設立宣傳展板20余塊。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控煙工作,各縣(市、區)以“世界無煙日”為契機,在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新一代”簽名、控煙講座、義診咨詢等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目前,全市共有32所中小學校成為“全國青少年控煙志愿者聯盟”學校,“無煙單位”“無煙醫院”“無煙學校”等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全市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連續三年保持在25%以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7.7%。“一攬子控煙”舉措的深入實施,為“健康十堰”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聞鏈接
煙草的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和全球合作伙伴每年于5月31日舉辦“世界無煙日”活動,以此提高人們對二手煙霧危害的認識,了解煙草對肺部健康的負面影響,勸阻人們使用任何形式的煙草,鼓勵多部門聯合控煙。
2019年“世界無煙日”將重點關注煙草對肺部健康的負面影響。具體包括:
肺癌。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肺癌由吸煙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場所接觸二手煙霧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戒煙可降低肺癌風險,戒煙10年后,肺癌風險可降至吸煙者的一半左右。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吸煙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充滿膿液的粘液在肺部積聚,導致咳嗽和呼吸困難。由于煙草產生的煙霧可顯著減緩肺部發育,因此年輕時便開始吸煙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尤其高。煙草還會加劇哮喘癥狀。盡早戒煙是減緩慢性阻塞性肺病發展和改善哮喘癥狀的最有效方法。
影響生命全程。因母親吸煙或母親接觸二手煙霧而在子宮內暴露于煙草煙霧毒素中的嬰兒,經常會出現肺部生長及功能減退的現象。接觸二手煙霧的幼兒面臨哮喘、肺炎和支氣管炎發病及惡化的風險,并可能頻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全球估計有16.5萬名兒童因二手煙霧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在5歲之前死亡。能夠活到成年的人,因幼兒時期頻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會顯著增加成年后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
結核病。結核病會損害肺部健康并影響肺功能,吸煙會進一步減弱肺功能。煙草煙霧的化學成分可引發結核病潛伏感染。由吸煙造成的肺部健康損害會加重活動性結核病,大大增加因呼吸衰竭而致殘和死亡的風險。
空氣污染。煙草煙霧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室內空氣污染源,它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已知其中69種化學物質的致癌。即使煙霧是看不見和無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氣中徘徊長達五個小時,讓二手煙霧接觸者面臨肺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肺功能減弱的風險。(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