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口滄浪洲生態濕地公園美景

碧水藍天生態優良

農旅結合振興鄉村
特約記者張朝鋒通訊員湯婷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宏偉的目標,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
近年來,丹江口市緊緊圍繞“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這一行動指南,敢于自我加壓,敢于擔當,敢于奉獻,敢于為了藍天碧水凈土承諾,讓一片藍天、一庫碧水、一方凈土,成為丹江口人的不變追求。
一條“紅線”,扛起歷史使命
“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綠色發展,抓好庫區水質保護、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等工作,堅決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確保一庫凈水永續北送。”2019年2月28日,十堰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書記孫詠平在該市經濟工作會議上說道。
隨后,丹江口市“四家”領導先后對當地環保問題進行督察整改,并深入庫區拆圍、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工作一線調研督辦。
群眾對環保工作更是關注。2018年共排查丹江口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7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報十堰市生態環境局銷號。2019年第一季度對第一水廠的7個問題整改“回頭看”,未發現問題反彈情況。
“如果說別的縣市環保工作是重點,那丹江口市的環保工作就是焦點。每一位丹江口人心中,都應有一條生態環保‘紅線’。”面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任,十堰市生態環境局丹江口分局局長魏慶九如是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丹江口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環保優先,已成為當地黨委、政府的施政理念。保護好丹江口水庫這個‘大水缸’,關系著京津冀豫等華北數省市群眾生產生活用水,環保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能也不允許有半點閃失。”
環保優先,全民形成共識
“環保工作,領導重視,百姓關心。全社會對環保工作的期待,就是我們最大的工作動力。”魏慶九說。
“到達現場,在第一時間。”這是十堰市生態環境局丹江口分局干部職工的“工作守則”。“全天候作戰”是丹江口環保人員的“工作常態”。
今年一季度,丹江口市在城區范圍內開展日間集中整治6次,共檢查餐飲單位120余家,清理整治占道小餐飲78處,流動燒烤185起,取締炭火燒烤2起、露天燒烤5起,責令清理排煙管道滲漏油漬20余起,督促安裝油煙凈化裝置3家;開展晚間露天燒烤集中整治5次,共清理整治占道小餐飲50余處,流動燒烤攤點100余處。
空氣變得更清新了,城區的揚塵減少了,河里的水也更清澈了,這是市民最直觀的感受。
敢于擔當,為了信守承諾
面對環保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必須打造出一支能擔當、有作為的環保隊伍。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該分局環境監測站組成5個小組,從4月中旬開始,全體人員不雙休、不午休、晚加班。截至目前,丹江口市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庫完成率及自檢自查完成率位列十堰市第一。
該市環境應急中心副主任盧煊,負責環保舉報電話12369的接聽。“自己的手機可以不帶,但這個電話必須24小時在身邊,吃飯就放在飯桌上,洗澡也要放在手邊。”盧煊向記者介紹說。
丹江口水庫胡家嶺水質自動監測站工程師柳根,女兒患有IGA腎病,長期需要服藥治療,家庭的困難絲毫沒有影響柳根的工作,他數年如一日堅守在監測崗位,守護著南水北調中線這口“大水缸”。
該分局庫區環境監察隊擔負著丹江口庫區3100平方公里的環保重任,小到群眾燒秸稈,大到企業非法排污,2000公里的庫岸線,監察隊平均每半月就得巡查一圈,隊員們每天70%的時間都在巡查路上。巡查車上,表格、印章一應俱全……儼然是一間流動的辦公室,“辦公室”到哪兒大家就住到哪兒,大熱天一周不洗澡也不是啥“稀罕事”。
沒有終點,環保永在路上
一份責任,一份擔當。該分局工作人員“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取得一個又一個戰果。
2018年2月,河南人馬某、唐某某在無任何資質和安全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將140多桶危險廢物從河南某地偷運至水都工業園,該分局在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后,迅速對危險廢物進行查封,并將馬某、唐某某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2019年一季度,丹江口市共查處建筑工地運輸車輛865輛,有效整改未覆蓋渣土車、帶泥上路渣土車等,抑制揚塵污染。
近年來,丹江口市還建立完善了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新建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2個;升級改造已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全面提升丹江口庫區水環境預警監測和應急能力。
建筑揚塵治理、秸稈禁燒、土壤污染防治、污染源普查、礦山開采源頭管控、清水行動、綠盾2018……每一項環保工作,十堰市生態環境局丹江口分局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環保無大小,再小也是天大的事,因為任何污染,最終都會影響到我們及我們的子孫后代;環保工作沒有終點,守護好藍天碧水凈土,永遠是我們環保工作者的神圣職責。”魏慶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