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毛以國)4月8日,筆者從十堰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一病區了解到,該科成功為一位膀胱癌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全切術+原位回腸新膀胱術”,既完成了腫瘤根治性切除,又實現了患者自行生理排尿,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據介紹,該手術是泌尿外科最復雜的高難度手術,系該院首例,主刀的是十堰市人民醫院最年輕的一位外科學博士。
血尿患者被確診為膀胱癌
今年58歲的王某是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人,半個多月前因反復血尿伴尿頻、尿急而到當地醫院求醫,行B超檢查提示膀胱內有菜花狀新生物。當地醫院初診為膀胱癌,建議患者到上級醫院確診及手術治療。
3月5日,王某到十堰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一病區進行一步檢查。經膀胱鏡檢查及活檢,患者被確診為膀胱高級別尿路上皮癌。再經胸片、腹部CT檢查,排除膽、脾、骨骼、盆腔淋巴結侵犯后,最終被確定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其臨床分期為T2N0M0(腫瘤局限,無轉移征象,手術可治愈)。
十堰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一病區主任李云飛介紹,膀胱癌作為我國最常見的泌尿系惡性腫瘤,是一種直接威脅患者生存的疾病,90%為尿路上皮癌,常見癥狀包括血尿、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疼痛等,若進一步發展可導致盆腔淋巴結及內臟器官轉移,腫瘤將無法根治,出現轉移和梗阻相關的一些癥狀,如腎積水、下肢水腫、疼痛、惡病質等表現。
高難度手術實現“一舉兩得”
王某病情被確診后,以李云飛為首的醫療團隊為其確定了“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全切術+尿流改道術”的方案,但該手術當時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尿流改道術是采取可控的方式還是不可控的方式。前者需要進行“人造膀胱-原位回腸新膀胱術”,可實現患者自行生理排尿,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活尊嚴和質量,但該手術步驟繁雜,技術難度較高,尤其對腹腔鏡技術要求高。后者需要在患者的腹壁終身懸掛集尿袋,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存在后續醫療費用及造口護理的問題。
李云飛主任及團隊經過詳細檢查和討論后,考慮到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最終為患者選擇了“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腸新膀胱術”。李云飛介紹,該手術主要包括四個步驟:膀胱前列腺切除——標準盆腔淋巴結清掃——取50cm回腸人工構造新膀胱——新膀胱和尿道吻合重建,最終實現患者生理排尿功能的恢復。
3月10日,經過前期充足的準備,由李云飛主刀為王某施行了手術。“手術歷經七個半小時,圍手術期無輸血、手術非常成功。”李云飛介紹,由于是腹腔鏡微創手術,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生理排尿功能正在逐漸恢復之中。
年輕博士醫術高超獲贊
據李云飛介紹,原位回腸新膀胱術在我國開展尚未普及,獨立開展該技術單位不多,在十堰市人民醫院尚屬首例。此手術的開展,標志著十堰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在膀胱腫瘤治療領域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更多的膀胱癌患者將受益。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主持該項手術的李云飛今年僅36歲,不僅是泌尿外科一病區主任兼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還是該院目前最為最為年輕的外科學博士。李云飛擅長泌尿系腫瘤、結石及前列腺疾病診療,尤其是腹腔鏡下各種疑難手術,如巨大腎上腺腫瘤/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復雜性腎腫瘤保腎手術、先天性輸尿管整形術、根治性膀胱切除+尿道改道術(可控原位新膀胱術)、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等,水平均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
李云飛所在的十堰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一病區,是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省級重點專科,現已形成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博士、碩士為主要學術梯隊,以中青年醫師為骨干技術團隊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學科隊伍,成為了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充滿發展潛力的科室。科室現有泌尿系腫瘤組(腹腔鏡)、泌尿系結石組(經皮腎鏡、輸尿管軟硬鏡)、前列腺電切組(電切鏡)、小兒及女性泌外等亞專業技術組,是本地區泌尿外科各種微創技術開展種類齊全、術式多的科室之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