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付延峰、王忠武)寒冬時節,竹溪高山正白雪皚皚。而遍布鄉村的農村生產加工企業生意紅火,依然繁忙。
在鄂、渝、陜邊界的豐溪鎮,山上雪花飄飄,中信藥材加工車間,30多個藥農正忙著清洗獨活、切片、烤干、裝袋,有條不紊,正給千里之外的武漢制藥廠發貨。
秦頭楚尾的竹溪中藥材園區,十堰云集中藥材有限公司工人們正按要求給成都制藥廠打捆裝車100噸葛根,宜昌制藥廠急需50噸杜仲。
湖北雙竹食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車間機器轟鳴。公司經理徐輝介紹,今年生產形勢好,有機貢米、魔芋面條主銷北京、武漢、西安、重慶等城市,現在離春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公司正抓緊生產,滿足春節市場需求。
竹溪縣是高山農業縣。獨特的氣候與山水,孕育出品質優良的稻米、茶葉、中藥材、魔芋和高山蔬菜。為了使深山農產品走出大山,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縣域經濟。竹溪縣稅務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積極配合,充分利用國家減稅降費、培養市場經濟的扶持政策,著力培育實體經濟。全縣已涌現1300多家“農字號”生產加工企業,帶動10萬農民依靠生產加工產業鏈走上致富路。過去到了冬天人們無事可做,現在村村就有中藥材加工企業,3033個扶貧車間遍布各村;村村有增收工廠,戶戶有掙錢門路,人人有就業崗位,基本做到冬閑人不閑。
竹溪縣豐溪鎮生產黃連、重樓、天麻、蒼術、黨參、獨活等120多種中藥材。走進豐溪鎮處處飄藥香,全鎮一半農產品中藥材,竹溪縣遼葉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十堰云集中藥材有限公司與遼葉、二重橋、界梁等村200多農戶簽訂了中藥材種植收購合同,今年中藥材收入過億元,每戶藥農增收在3萬元以上。
念好“三字經”,打好“市場牌”,找到“發家路”。近年來,竹溪縣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生態環境,大力發展高山特色農產品,構建“南特、北茶”的特色農業格局。黃連產量占全國年產量的15%,建造鄂、渝、陜秦巴最大的重樓生產基地,成為全國茶葉重點產茶縣,持續擴大鄉鎮基地面積達40多萬畝,林下經濟風生水起,成為農民增長新的增長極。高山特色農業正奮力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
資源與技術嫁接,農民與企業同行。全縣有年產值達億元的農業加工企業有4家;3000萬元以上的農業加工企業有10余家;500萬元以上的200多家。這些企業帶動力強輻射廣,與農民構成利益共同體,他們順應市場而生,喚醒沉睡的農村資源,激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湖北雙竹食品有限公司有產業核心區1萬畝,輻射帶動全縣8個鄉鎮6萬畝水稻,不僅開發有機貢米、糙米、香稻等品種,與華中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省農科院合作研制的魔芋面條,雞蛋面條、洋芋面條。農業不加工,到頭一場空。通過種植,深加工、流通,建起企業產業鏈條,過去的1斤稻米價格在1元多,現在賣4元以上,過去大眾餐桌的面條,現在經過深加工成為人們喜愛的美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