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景根、張曉芳、王珊珊)冬日清晨,寒意濃濃。但在湖北省鄖西縣的店子鎮鐵山寺村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場景——33歲的吳海濤邊和當地農戶一起挖白芨和蒼術,邊開心地說:“360多畝的中藥材,最低凈收100多萬。”
鄖西縣處于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余脈,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是1100余種中藥材生長的沃土。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的吳海濤,被家鄉優越的中藥材資源和產業扶持政策深深吸引,回鄉試種了10多畝的白芨和蒼術,凈賺3萬多。嘗到“甜頭”的吳海濤進一步擴大規模,成立了鄖西縣六一八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當地50多戶父老鄉親增收致富。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鄖西縣實施“雁歸天河”工程,引導鄖西在外的科技人員、企業家、大學生等各類鄖西籍人才回歸,通過技術合作、項目合作等方式,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回鄉創業就業。
退役軍人陳煒返鄉創業后,投入1000余萬元,在關防鄉創辦“楚有香”合作社,與全縣1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展開深度合作,開發出冷水米、紫薯掛面等12類100余款產品,帶動1000余戶農民實現就業增收,年創業收入近280萬元。今年11月,陳煒入選第五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像陳煒一樣,鄖西縣共有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1.2萬余名。
在引才的同時,鄖西縣還大力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先后舉辦高素質農民教育、專業合作社、產業帶頭人等培訓班,對農業特色產業、電子商務等開展專題培訓。參加培訓的庹明學做起了電商、開啟了直播,家中8萬尾的鱸魚搭上“電商直通車”,走出大山,飛向全國。
據了解,今年以來,鄖西縣已開展農村產業帶頭人培訓15場1037人,一批“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和能工巧匠等鄉土人才成為了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