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寅、戴妙)12月19日午后,暖陽如春。
“這里的草莓,真香真甜!”張灣區黃龍鎮鮑灣村草莓采摘園人流如織,游客三五成群,提著小籃,走進園內采摘。140多個大棚可謂壯觀。未入大棚,一股清甜之香撲鼻而來,透明的大棚內,白色的草莓花點綴,鮮紅的草莓在綠葉襯托下誘人可口。
旁邊的草莓樂園,小伙伴們歡快地玩著蹺蹺板、滑滑梯游戲,一家幾口在草莓雕塑前合影留念。
鮑灣村地處十堰城郊,從城區驅車沿著316國道前行,半小時車程。沿著路旁的指示牌,左拐前行百余米即可達到草莓采摘園。殊不知幾年前,這里還是冷冷清清,無人知曉,僅靠村民零散經營,創收無幾。
“五年前,我自己種了一畝多草莓,但靠自己單打獨斗,草莓個頭不大,顏色也不紅,一年忙到頭掙不到啥錢。”正在草莓園內務工的鮑灣村村民陳友順言不由衷地說,現在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能掙800元錢,平時還能在地里務工,年底又能分紅,還不用操心出售等難題。
“本周末開園迎客不到兩天時間,就賣了近萬元,很是樂觀。”鮑灣村黨支部書記李合義說,鮑灣的土質肥沃化、有機質含量較高,非常適合草莓生長。加上充足的日照,草莓味道更加香甜。今年,在鎮黨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該村草莓種植面積達250畝,種有紅顏2號、紅顏3號及章姬等多個品種,從草莓苗栽種其,就不打農藥不施肥,完全是天然無公害,每天采摘完畢還會采用物理消毒,有效解決病毒感染的風險。
“草莓園建起兩年多,大大解決了村民就近務工需求。”李合義說,最忙時多達40余人在此干活,閑時也有十六七人,均為本地存村民,務工優先脫貧戶。一年下來,合作社僅付給村民的務工費就達30余萬元。為了提高草莓品質,村“兩委”還從浙江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園區種植管護,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種植,精心培育有機小草莓。同時,積極引導鼓勵有發展意愿的村民從事草莓種植,初步形成了特色種養推動鄉村振興的良好態勢。
如今,鮑灣村因地制宜,搶抓機遇,科學施策,堅持走農旅結合發展之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培養新興產業,科學管護種植草莓園,建成草莓文化產業基地,探索生產草莓精細加工等衍生品,以草莓產業為主導,輻射帶動獼猴桃種植、鄉村旅游等產業共同發展。
近年來,黃龍鎮緊緊圍繞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立足交通區位優勢、盤活山水旅游資源。斤坪村黃龍壹號生態園、黃龍文創產業園,雙豐村、鮑灣村草莓種植采摘園,舒家村桃園,東灣村、黃龍灘村、李家灣村蔬菜種植體驗園,回龍村荷塘月色美景,成了城區市民親近自然、回歸田園的首選地。
“我們將圍繞鮑灣村的草莓、回龍村的荷花、朱莊村的藍莓等產業,精心打造鄉村旅游線路,創優鄉村旅游品牌。”黃龍鎮黨委書記甘成平對未來充滿憧憬,該鎮將持續深化“引領主城繁榮、示范鄉村振興”內涵,將獨特的自然風光、古鎮文化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構筑環庫(黃龍水庫)環河(堵河)生態經濟帶,打造城市后花園,全力把黃龍鎮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示范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