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郭軍、鄭守新、吳斌)2021年以來,竹溪縣民政局以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不斷豐富創建內容,探索特色做法,打造工作亮點,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開展。
據了解,該局將文明創建與民政業務職能相結合,依托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殯葬管理、社工組織等機構,充分發揮業務職能優勢,常態化開展關心關愛三留守的“防火、防電、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動20余次,“疫情防控”大走訪活動30余次,每周“五社聯動、愛滿荊楚”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中秋佳節暖人心”及“重陽佳節時 愛暖老人心”關愛老人等特色志愿服務30余次;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移風易俗活動,“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掃活動,“我們的節日.七夕”喜事新辦活動,“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尚”志愿服務活動等移風易俗系列特色活動共計10余次;深入推進“防火宣傳在行動,志愿服務暖民心”,“暖冬行動”,“夏季送清涼”等日常慰問走訪亮點活動共計30余次;常態化開展巡街救助勸導流浪乞討人員900余人次,其中護送返鄉8人,救助42人;全年通過募捐和多方爭取等形式,累計籌集慈善資金及物資近107萬元,對本縣123名貧困學生、病痛患者及困難群眾發放慈善資金及物資103萬余元,對學校捐贈9萬余元;通過低保保障各類困難對象33948人,發放低保資金10808.1萬元、特困供養3668.3萬元、臨時救助648.7萬元。
同時,將文明創建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和歷史貢獻,在“三八”婦女節,組織女干部職工到呂家河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開展“凝聚巾幗力量,優化營商環境”大討論活動,通過“學黨史”、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廣大女職工進一步向歷史尋經驗、求規律、探未來,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通過慶“六一”的契機,開展竹溪縣“童心向黨”紅色經典閱讀暨《未成年人保護法》大宣講活動,并組織“經典悅讀社”和“童伴媽媽”,在全縣各“經典悅讀社、兒童之家、童伴之家、安幼養老服務中心”集中開展“紅色經典”誦讀活動20余次;在“七一.建黨100周年”紀念日,開展“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感恩黨 頌祖國”演講、誦讀歌詠比賽,學習老黨員“一顆紅心永向黨”的政治品格,“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和“以身示范敢為先”的擔當魄力,抒發對黨的無限熱愛和贊美;7月16日,在包保小區朝陽花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反電詐宣講會”,幫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紅色書屋”,為包保社區捐贈紅色書籍,在對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防電信詐騙宣傳的同時,對《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及地方條例進行了大力宣講,對“竹溪好人”童明華、“中國好人”李軍光榮事跡進行了入戶宣傳,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文明創建工作有效結合。
此外,該局將文明創建與幫扶鄉村振興相結合,通過“戶戶走到”的契機,在包聯村縣河鎮安家溝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反電詐宣講會”活動,一方面,通過集中宣講的方式,黨員干部為群眾領學了百年黨史歷程,宣講了防電信詐騙應知應會知識和疫情防控知識,普及了《傳染病防治法》《民法典》和《湖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另一方面,干部職工深入包保戶家中,向居民派發科學防疫、公筷公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宣傳資料。今年以來,累計開展“關愛留守婦女 助力鄉村振興”關愛留守婦女志愿服務活動8次,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包聯共建文明城”實踐活動及“十九大思想”入鄉村等政策宣講活動12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