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向繼華) “噠噠噠……”3月5日,一輛無人駕駛的農用“小火車”——單軌運輸機走過崎嶇的茶山小道,把幾包肥料運送竹山縣溢水鎮朱家灣茶場外的茶園基地上,工人們迅速卸下車上肥料并將車返回。
“我們這里集中連片茶園,全部建在高山上,以前運送肥料等物資到山上茶園,真的太難了?,F在有了茶園軌道運輸機,運肥上山,真是又省時、又省力,太方便了!”竹山縣溢水鎮朱家灣茶場負責人朱明鋼邊忙著操作運輸機邊對筆者說。
“茶場現有茶園800多畝,都在海拔900米左右的山坡上。自然環境優越,茶葉品質優良?!敝烀麂撜f,建設生態茶園必須施有機肥,一般畝用量在1800公斤左右,但因運肥施肥勞動強度大,往往存在“買肥容易,施肥難”的困境?!肮腿吮撤噬仙?,一人一天的工錢至少要300元,光背送一季肥料就得付出上萬元的工資,成本太高啦?!?朱明鋼告訴記者,在竹山縣農機服務中心支持下,朱家灣茶場安裝了4條茶園軌道運輸機,軌道長度為800米?!胺柿仙仙绞r達80%以上,成本降低60%以上。同時,有利茶葉鮮葉快速下山,提高了鮮葉質量,保證了茶葉品質。”在一旁茶場技術員張逸楠說道。
“有機肥坐上了‘茶園輕軌’,從此不再用人工肩挑背馱運送肥料了!”嘗到甜頭的朱明鋼,今年準備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竹山農機獎補政策的支持下,再建2000米的茶園軌道線,讓軌道運輸覆蓋整個茶園基地。
位于竹山縣文峰鄉滾子嶺村木家坡茶園基地,也安裝了茶園軌道運輸機,軌道長度為2500米,用于周邊1000余茶園基地農資、肥料、茶葉鮮葉的搬運。該基地茶葉種植戶王太滿告訴記者,軌道運輸線具占地小、轉彎靈活、遙控操作方便、適應坡度大、安全性高,能夠很好地滿足山區茶園運送物資的需要,他計劃今年流轉更多荒山,擴大茶園種植規模。
“全縣18萬畝老茶園大部分分布在海拔400至1000米左右的山地上,普遍面臨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竹山縣茶葉產業辦公室工作人員王興明告訴筆者,當地名茶“圣水”“十星紅”核心產區分布在海拔800米的高山區,以前茶園所需生產物資全靠肩挑背馱。單就施有機肥而言,每季需人工成本約5萬元。
近年來,為解決茶農肥料上山難和鮮葉下山難問題,竹山縣以中央農機購置補貼和地方政府配套茶葉產業獎補資金為依托,幫助茶葉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建設茶園輕軌。
“每臺單軌運輸機機頭1.2萬元/臺,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為3000元,地方政府產業機具獎補45OO元,企業或種植大戶只需出資4500元就可以買到手。另外,按照今年的農機具行情,軌道160元/米,國家補貼4O元,地方政府產業獎補50元,茶農安裝輕軌每米只需出資70元。”竹山縣農機推廣站站長李明森介紹,截至目前,已在全縣范圍內鋪設茶園輕軌118條,總長度2.3萬米,覆蓋全縣山區老茶園基地約7萬畝。李明森說,今年將新安裝茶園輕軌1萬米以上,計劃利用三年時間,覆蓋到全縣所有山區茶園,讓軌道運輸機成為茶民增收致富的好幫手。
地處鄂西北秦巴山區腹地的竹山縣,是我國傳統的茶葉優勢產區。全縣茶葉產業基地面積30萬畝,茶葉基地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茶葉覆蓋16個鄉鎮205個村。為鼓勵茶農精心管護,當地政府除了在茶園軌道運輸機上給予獎補外,還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推廣適合山區作業的植保無人機、茶葉鋤草機、采茶機、修剪機、剪邊機茶等綠色、智能、高效農業機械化技術裝備普及應用。如今,竹山已培育出市級以上茶葉龍頭企業8家,年產干茶7200余噸,實現綜合產值35億元。2021年農民人均茶葉收入4200元,茶葉產業已成為該縣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成為百姓穩定增收的“綠色銀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