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景根、王珊珊、程豐美) 稚嫩的小手在鍵盤上靈動揮舞,一串串程序代碼躍然屏上,沒過一會兒,一個個簡單的程序指令就完成了……這個看似工程師才能操作的技能動作,卻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實驗小學創客社團學生手中輕松完成。3月23日,在收聽收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后,激發了創客班30名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他們來到創客教室,輕松、愉悅地完成一件件創客作品。
五(1)班學生王博煊點擊“執行命令”按鍵后,無人駕駛小汽車按照編程程序正常行駛,遇到行人減速、語音提示、自動避障、自動停止,所有流程一氣呵成,博得大家陣陣掌聲。“目前,社團的所有孩子均能熟練制作出門鈴、紅綠燈、倒車雷達等‘小作品’,許多作品在省市獲獎,王博煊同學也多次獲得省級獎項。”社團負責老師付書勇介紹。
當天,鄖西縣組織150所學校的6萬余名師生一起打卡“天宮課堂”第二課。此次授課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授課,航天員在軌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等,介紹與展示了空間科學設施,激發了孩子們的“航天夢”。
“長大后,我也要像翟叔叔一樣,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鄖西縣河夾鎮初級中學七(1)學生王亞楠一邊畫著太空科幻畫,一邊和大家分享道:“太空充滿著太多神秘和未知,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科學夢’‘航天夢’”。
“天宮課堂”開講以來,鄖西縣掀起了學習科學的熱潮,150所學校除了開展內容豐富的科普講座、“我的航天夢”演講競賽外,還依托青少年宮,創立了編程、3D打印、機器人、科幻畫、智能風暴無人駕駛等各具特色的社團,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孩子們寓教于樂,激發學習興趣,讓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生根發芽。
“‘天宮課堂’是一把進入科學世界的金鑰匙,為青少年科技教育探索‘十萬個為什么’打開了更廣闊的思路。”鄖西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縣把科學技術引入到中小學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習、探索、掌握和運用電子信息技術的興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