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許蕾、徐君基)連日來,在房縣萬峪河鄉小坪村天麻種植基地,10余戶農民搶抓春播春種好時節,翻地、育菌材、授粉、起種,現場一派春耕生產的繁忙景象。
與如今產業基地生產忙的景象比較,幾年前,這里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村,沒有產業、缺少就業機會、掙不到幾個錢,青壯年為了討生活普遍外出打工。村子經濟底子薄,許多的土地和林業資源都荒廢了,是一個蕭條的“空心村”。
村里要發展,找好門路是關鍵。為了改變一窮二白的生活,小坪村黨支部積極外出學習考察,開拓眼界,改變思路。小坪村距縣城68公里,境內土地資源和林地資源豐富,平均海拔1000米,日照充足,沙土厚實,透氣性好,適合天麻生長。村黨支部把目光放在天麻種植上,規劃了一條優化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從傳統農業模式向科學高效農業轉變的道路。
說干就干,小坪村黨支部依托山林資源,林下栽培天麻,引進天宇杰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宜昌的天麻繁殖技術,一口氣在小坪村坡地上建成了1000余畝的天麻種植基地。
“最重要的是在天麻選種、品質和技術上把好關,這樣既能保證當年的收益又能保證來年有良種。”天麻種植基地專業合作社汪承洪介紹說:“在山坡上種植板栗和核桃樹,在樹下間作培育天麻,既能發展林果經濟,又能發展林下天麻,我們這是生態循環經濟。”
有了產業支撐,一些有勞力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有了一條增收路,汪翔就是受益者之一。“我去年種了50畝,忙是忙點,天麻長得不孬,挖了賣了10萬多塊錢!”汪翔停下正在翻種的鋤頭高興地說道:“農民天生就是靠土地生活,只要人勤快,舍得下力,不怕掙不到錢。這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不僅如此,該村流轉土地有租金、村合作社有分紅、農民務工有工資,實現了“租金+股金+薪金”的多元化增收。“如今的小坪村成了萬峪河鄉藥材產業的龍頭村,不少走出去的村民又紛紛返鄉工作,總不能守著金山銀山討飯吃。”村書記汪祖海這樣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