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春茶采摘忙茶香溢四方。 徐軍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付書杰、胡瑩瑩)素手掐新芽,茶香暗盈袖。仲春時節,春雨芳歇,湖北省鄖西縣2萬余畝茶葉基地陸續進入采摘期,茶農們或手持挎籃或腰系挎簍在茶叢間來回穿梭,手指一張一合、一掐一送間,片片鮮葉入簍,歡聲笑語在綠水青山間久久回蕩。
4月2日早六點,晨霧未散,鄖西縣神霧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基地內,63名采茶工錯落有致穿行在碧綠蔥翠茶叢間,她們趕著春日的美好時光,小心并輕快地采摘著一年中最珍貴的“明前茶”。
“我是從25公里外三官洞林區趕來采茶的,這幾年我每年都會住在這里采茶,今年能采一個多月,能掙5000多元?!辈刹韫だ罡睹费奂彩挚欤雮€小時不到已采鮮葉大半簍。
漫山的茶樹將蓄積了整個嚴冬的“力量”,轉變成嫩綠的新芽、爭春萌發。“明前茶芽葉細嫩、青翠幽香、形美味醇,很受品茶人的青睞?!编y西縣神霧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解金林捧起一把剛采的新葉湊在鼻尖深吸一口氣說,今年氣溫回升較快,雨水適中,開茶時間比往年早了些,預計能采到5月中旬,產值有望突破600萬元。
鄖西縣地處秦嶺南麓,氣候溫和,中性偏酸性土壤分布廣泛,適合茶葉生長。該縣將茶葉產業納入鄉村振興產業鏈,對新老茶葉基地管護、加工車間升級改造、茶葉品牌打造等進行扶持,全縣建設茶園3.8萬畝,已達豐產期2萬余畝,去年產干毛茶510余噸、產值1.5億元,茶葉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該縣被湖北省農業廳列為“茶葉產業主產區”。
上津鎮吳家溝村認準茶葉產業發展路子,將原有老基地進行提檔升級,新建高效無性系綠茶1700畝,引進四家市場主體采取“基地+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帶動165戶農戶發展茶葉3800畝,戶均增收2.1萬余元。澗池鄉下營村返鄉創業人士王華建被家鄉的茶葉資源及優良品質吸引,投資2000余萬元建設七夕茶業文創產業園,2021年銷售收入達2700余萬元,帶動澗池、觀音、城關、馬安等鄉鎮的36家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增收。
鄖西縣茶葉產業鏈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將加大重點鄉鎮(村)專項培植力度,實施茶葉“二品一標”品牌倍增計劃,讓綠色產業催生綠色經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