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萬月 陳永蓮)近年來,茅箭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工作,既美化了城市、提高了城市的整體顏值,又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2022年茅箭區擬投入資金2.05億元,改造實施6個片區、75個小區、205棟樓、6305戶居民。分別為五堰街辦堰豐片區、南街片區、東岳片區,二堰街辦火車站片區、武當路街辦顧家崗片區、東城開發區陳羅橋片區。目前6個片區均已完成招投標程序。
在改造中推行“四改四增”工作法,著力解決老舊小區設施老化、功能缺失、環境惡劣等問題。通過改造,優化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品位和生活品質,讓小區更安全、更宜居,讓群眾更舒適、更幸福,切實把民生工程做成群眾滿意工程。
改屋面,促整齊美觀。老舊小區痛點之一就是房屋漏水、立面舊破、晾衣和廚房油煙排放不規范等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對屋頂進行科學防水處理,著力解決房屋漏水問題,讓群眾住得舒心。將老破墻面約17622.32㎡進行統一處理,噴涂真石漆,促進舊貌換新顏。為住戶統一設置窗臺晾衣架、廚房儲油盒和遮雨棚,貼心解決群眾日常生活難處。改造后的房屋整齊劃一,美觀大方,方便實用。
改地面,促暢通出行。老舊小區建設早,標準低,設施老化,群眾出行困難。在改造中,對小區道路改造約20729.38㎡,無障礙設施改造約4146.43㎡,科學設置出行標識標線、進出路線等,讓人車、進出路線相對分離,著力解決人車混行、老人小孩無障礙出行等問題。
改管網,促安全環保。老舊小區雨污不分、燃氣管道銹蝕老化是歷史遺留難題,也是小區安全隱患的焦點。在改造時,對破損老舊雨污、燃氣管網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共計改造排水系統1.4km,鋪設污水管道2.2km,從源頭實施雨污分流。統籌、協調更新更換90年代建成的小區燃氣管約894戶,更換戶外燃氣老化管道約25.3km,解決小區燃氣安全問題,為群眾提供安心居住環境。
改飛線,促美觀安全。老舊小區普遍建設于90年代,存在架設弱電線路時亂牽亂掛、亂搭亂拉,強弱電線纜相互交錯,形成“空中蜘蛛網”,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成為老舊小區環境“頑疾”。通過強弱電分離、拆除廢棄線路等方式,因地制宜對小區線纜進行入地、收集、歸整,利用弱電集成盒搭橋架規整線路約1.2km,綜合提升小區顏值、安全度。
增停車泊位,解決停車難題。隨著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老舊小區停車的需求非常緊迫,為此引發不少矛盾。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改造中適當減少部分綠化面積,科學施劃新增機動車泊位約60個,因地制宜見縫插針設置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泊位約300個,滿足不同層次的停車需求。
增文體設施,打造健康小區。按照“健康安全、設施完善、管理有序”思路,通過整治邊角空地、騰挪邊緣綠地、改造亂堆閑地等方式,新增5處多功能休閑廣場,盡可能地為群眾提供健身空間、設施,讓運動成為老舊小區的時尚生活,讓健康成為群眾的日常習慣。
增智慧設施,提升幸福指數。按照群眾建議,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模式,由小區出場地,積極引進市場主體免費建設智慧充電樁、智能售水機、智能回收站、智慧廣告屏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智慧生活。
增文化認同,強化地企共融。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汽車城是靚麗名片。顧家崗老舊小區改造包含東風公司泰安花園小區、鍛造中區等,改造將以“繡花”理念,從立體到平面,從環境到人文,充分利用圍墻改造成文化墻,增設14處宣傳欄,多角度融入東風元素,體現東風理念,展現東風精神,讓東風職工更有歸宿感、認同感和自豪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