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山縣劉家山村。通訊員供圖

竹山縣劉家山村。通訊員供圖

竹山縣劉家山村。通訊員供圖

竹山縣劉家山村。通訊員供圖

竹山縣劉家山村。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光元)木魚青山、霍河綠水、土墻、瓦屋、水塘、半島、千畝茶園、女媧天池、霍河電站、已具雛形的茶文化博物館、茶山驛站……初春的劉家山村,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花團錦簇勃勃生機的美景圖——紅的是桃花,粉的是杏花,綠的是茶園,清洌的是霍河水,湛藍的是洗一般的天空,升騰的是農家柴火灶吐出的裊裊炊煙……
天坪山泉潺潺歌,婉婉百里匯霍河。
亞洲第一土壩聳,木魚山下蕩碧波。
劉家山村,十堰市竹山縣城關鎮西北部的一個村落,如一顆墜入凡塵的星,美得讓人驚艷。“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劉家山村遵循的是既改新也留舊的主體方針,改新是要改掉破敗的舊村貌,留舊是要留住鄉愁的記憶,我們走的是一條既重產業發展、又重鄉村旅游的路?!焙惫そv劉家山村第一書記繩占清如是說。
劉家山村是一個延續數千年來逐水而居的中華文化形成的自然村落,村民環霍河而居,水陸兩通,距竹山縣城中心4公里。全村546戶1688人,域內霍河水域面積近5000畝,近幾年發展茶業種植面積達2200畝、戶均4畝有余。2021年以來,在縣、鎮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下,湖北工建集團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支兩委搶抓鄉村振興示范村發展機遇,始終以“茶香飄遠、水鄉寧靜”為主題,堅持規劃引領、有序推進、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總體思路,科學布局、精準投入,茶葉、食用菌、水產養殖、小鮮水果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3月初的劉家山,映入滿目的是漸綠的茶山在淡淡云霧中蒸騰著淡淡的清香;步入茶園,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聞得到花香,霍河水庫漫江碧透……2021年,經竹山縣政府報湖北省政府審核,劉家山村被確認為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劉家山,古樸的村名透漏出的是內外兼修的家居文化底蘊,實際上,全村并非以劉姓為主,而是由陳、孟、蔣、劉、張等多姓氏組成的雜姓村莊。從外部環境看,劉家山村僅僅依托象征竹山縣人民戰天斗地奮斗向上精神的亞洲第一土壩霍河水庫、中華始祖女媧文化、藍天綠水、鳥語花香、還有錯落有致的山鄉別院、原汁原味的老院老宅等元素,全力打造“古老村落、古老傳說、古山古水、古樸民俗”的古舊文化氛圍。但透過表象看實質,走進劉家山村你會發現,劉家山的“古舊”并非字面意義上的古舊,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后的劉家山村反而充滿著新時代文化的一絲絲新意。潤斕茶莊、木魚山農家樂、農莊別院、水鄉人家……等餐飲產業隨處可見,正在加緊修建中的茶文化博物館、茶山驛站、寬闊的環庫旅游公路、煥然一新的民宿.....更是昭示著劉家山村游客如織、富饒美好的未來。漫山新茶香滿路,世外桃源只等閑。如果你有閑情在村內走走逛逛,你會隨處感受到洋溢在劉家山村村民的一張張幸福、閑適的笑臉,嬉戲陽光的兒童、怡然自樂的老人和忙碌自信的青壯年,在鄉村的每個角落留下長長的剪影……
劉家山村支部書記韋杰介紹說:2021年劉家山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開始建設,我們聘請了北京農道設計公司對劉家山村進行了系統完整的規劃,緊緊圍繞劉家山村的山、水、茶做文章,壯大原有的高山茶葉和大棚蔬菜傳統產業,挖掘生態觀光和親山親水的鄉村旅游產業,修舊如舊,打造原汁原味,守得了家園、留得住鄉愁、望得見遠方的縣城近郊后花園。
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經過村支兩委干部和湖北工建駐村工作隊一班人的精心策劃、充分調研和精雕細琢,劉家山村終于找到了一條新路子,那就是:發揮獨特的山水茶資源優勢,走文旅融合之路,挖掘文化內涵,拓展文化外延,既重視產業發展,更注重久久為功效益,如今的劉家山村,山水美、人文美、鄉土美,即將成為毗鄰地區羨艷的“十里水鄉、夢里老家”鄉旅勝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