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鵬)5月11日,筆者從鄖西縣土門鎮獲悉,該鎮平原村黨支部始終以黨建為統領,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圍繞產業、民生、文化三個點著力,帶領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近年來,平原村搶抓精準扶貧之機,建立“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利益鏈接機制,流轉117戶農民土地,發展油牡丹350畝,戶均每畝增加收益650元。
2019年,引進天河草編藝術制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將龍須草變廢為寶,手工編制成工藝品,有效帶動20戶在家婦女勞動力就業,年均增收9000余元。2020年,發展金絲皇菊10畝,建設烘干車間,形成產業鏈,帶動5戶農戶人均增收2000元。
2021年,通過村集體民主決策,流轉農民土地200余畝,發展連翹種植,套種金絲皇菊200畝。村集體圍繞產業做足文章,讓農民在不失地的前提下,實現了家門口穩定就業,夯實了黨支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形成了干群齊心謀劃發展的良好局面。
同時,在縣交通局的幫扶下,多方籌資,發動農民投工投勞,先后修建通村公路8公里。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按照五務合一的要求,新建標準化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在縣教育局的支持下,發揚成功人士捐資助學的美德,捐資40萬元建起平原小學。在縣民政局的支持下,讓五保老人老有所養,建設五保安置中心和老年照料中心。此外,村級衛生室、平原水廠、廣電寬帶、雪亮工程、廣場路燈、廁所革命等一批民生工程在平原落地建成,讓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普遍增強。
此外,該村成立鄉風文明理事會,從德高望重、組織協調能力強、熱心公益事業、辦事公道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和群眾代表中選舉產生5名理事,倡導移風易俗,開展鄉風文明活動。每年開展群眾典型人物選樹、“五美農戶”以及“最美黨員”評比表彰活動,深入挖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在村級公示欄、文化廣場、路燈柱等醒目位置懸掛好人榜,引導群眾爭當好人,爭做好事,形成社會好風尚。獨臂牛倌楊世金獲得國家發改委表彰;劉國彩、郭成云、夏進翠等3位村民主動申請退低保事跡,榮登學習強國平臺。多年來,該村先后被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市級文明村、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三無”創建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