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段維成)“我過去一直在家務農,村上為我安排護林員公益崗位,我的職責是每天巡山護林,每年可以拿4000元工資 ,這些工資都是從光伏發電收益中列支的,光伏產業讓我走上致富路。”5月15日,鄖西縣上津鎮劉家灣村村民徐世來十分高興地說。
該縣財政局駐村第一書記張先福介紹。“2018年,劉家灣村投資43.8萬元建成光伏發電站投入使用,年收入7萬多元,用于徐世來等25個公益崗人員工資,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也解決了部分村民就業問題,促進了村級各項事業發展,一舉多得。”
據了解,光伏發電站建在該鎮石廟村,全鎮16個村的光伏基地都集中于此地,項目占地1200畝,裝機總容量30兆瓦,鋪設太陽能光板800多畝。2015年底正式并網發電,并網后年發電4300余萬度,收入4000萬元,稅收650多萬元。
劉家灣村的光伏產業,是鄖西縣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的一個縮影。2018年,該縣整合財政資金4032萬元,為84個重點貧困村各建設一座60千瓦的光伏電站,帶動村集體年增收5萬元以上。各村利用光伏發電收益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貧困戶、弱勞力在電站務工,人均月增收500元以上。
近年來,鄖西縣按照“有序發展風電、重點建設光電、大力開發水電”的總體發展思路,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發展方針,充分利用風、光、水等資源,探索出保護與發展并重、生態與經濟共贏的綠色發展之路。2021年,全縣光伏電站發電量達29094萬度,實現發電收入約17426.93萬元,全縣設置光伏公益崗位3537個,包括保潔員、治安員、護林員、護河員等,帶動全縣286個行政村4萬多人增收。如今,光伏發電已成為該縣“朝陽產業”,基本形成了光伏發電、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儲能等清潔能源產業鏈。
該縣將清潔能源作為主導產業,著力打造百萬千瓦清潔能源大縣。目前已建成光伏電站99座,裝機達21.8萬千瓦,帶動4萬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增收。“十四五”時期,該縣將搶抓國家“碳中和、碳達峰”產業機遇,繼續推進“百萬千瓦清潔能源大縣”建設,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等綠色環保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助推鄉村振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