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章祎、易文瀅)“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6月4日,走進鄖西縣上津鎮郭家渡村艾草種植基地,置身在一望無際的艾草田中,陣陣艾香,不絕如縷、絲絲沁甜。
艾草可作荒春度饑之物、日常捆系之需、防瘟辟邪之用,更是上津鎮特色產業一張耀眼的名片,是村民眼中的“致富草”。
上津鎮郭家渡村地處鄖西縣金錢河西岸,空氣清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種植艾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該村充分利用艾蒿易管理、產量高、一年可多次采摘等特點,引導農民種植,目前艾草種植面積已達170多畝,就近安置和提供勞動就業50余人。
端午節前后,正值艾草收割時節,此時艾草品質最好,藥效最佳。收割后的艾草經過晾曬、打包,集中運往專業公司,被制成艾絨、艾柱、艾條等各種衍生產品。
“我們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讓農戶參與到艾草種植、加工環節,一畝地可以收入2000至2500元。特別是近兩年,人們養生意識增強,艾草系列產品具有消毒殺菌、養生保健作用,所以銷路越來越好。”正蹲在地頭摘雜草的湖北太極道艾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湖北太極道艾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是由該鎮伍峪坪村4組村民劉會朝成立,除安排當地村民來加工車間干活掙錢外,還將傳統中醫藥文化融入艾草經濟發展,在傳統制艾的基礎上,引入現代自動化設備進行深加工,基本形成從種植、加工、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探索出一條農業特色經濟發展的艾草產業鏈新路子。
從田間地頭,到生產車間,再到消費市場,小小的艾草成了致富草,走出了鄉村振興特色之路。下一步,該鎮將繼續發展艾草產業,擴大生產規模,拉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質量,探索艾草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推動產業亮點變景點,為推進鄉村振興打好堅實基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