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景根、徐光意)6月6日一大早,鄖西縣關防鄉垃圾處理中心,工人們忙著對剛運送到的生活垃圾進行分揀、裝桶、上料粉碎,被粉碎的垃圾通過封閉式傳送帶送入礦化處理器中進行熱分解。4小時后,1.5噸垃圾僅剩75千克尾灰,在成功“瘦身”的同時,實現了垃圾“零填埋”。據了解,這是十堰市首家采用低溫礦化工藝處理生活垃圾的處理中心。
生活垃圾礦化處理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垃圾處置新方式,具有易操作、無害化、適應性強、資源化等特點。同時,還解決了傳統垃圾填埋、焚燒、發酵等處理方式存在的成本高、用地量大,以及影響土地、空氣、水質等問題。
關防鄉垃圾處理中心采用的礦化處理工藝流程,通過分揀破碎、焚燒礦化、廢氣凈化、爐渣處理四道工序,可將生活垃圾的有機物減量95%,減少垃圾堆放用地,無滲濾液;熱解礦化排放滿足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綜合標準,尤其是煙氣經過850℃以上高溫二次燃燒后,二噁英得到有效分解,無煙氣等二次污染;分揀出來的金屬、塑料等回收利用,處理后的生活垃圾經適當處理可做無機肥和新型材料。
關防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彭慧介紹,全鄉14個行政村配置了收運車輛、壓縮設備、垃圾桶等,采取“戶分類、村轉運、鄉處理”運行模式,實現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礦化處理、資源利用。該鄉垃圾處理中心每天可處理生活垃圾5噸,將有效解決上湖路片區6萬余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
“生活垃圾焚燒礦化處理,不僅能治理鄉村環境污染,讓鄉村的環境變得更加美麗,而且讓生活垃圾處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變廢為寶。”十堰市生態環境局鄖西分局局長阮緒濤介紹,該縣將多點布局,計劃建設日處理5-5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礦化處理中心4個。2025年前,該縣18個鄉鎮(場、區)將徹底結束生活垃圾填埋的處理方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