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獲榮譽。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姬廷順 李尚菲)8月4日—5日,湖北省2022年“掃黃打非”工作培訓會在十堰市鄖陽區召開,鄖陽區喜獲2022年湖北省“掃黃打非”示范縣(市、區)榮譽稱號。
近年來,鄖陽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工作方法,采取大融合、大整治、大宣傳方式,引導全民參與,統籌推進“掃黃打非”工作,打造了清朗鄖陽。2021年,縣域文明指數綜合測評名列全省第一,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全國信訪工作示范區”等稱號。
一盤棋統籌,打好“掃黃打非”主動仗
近年來,該區始終將“掃黃打非”作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營造積極健康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抓手,成立“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群防群控、聯打聯治的工作機制,17個區直部門協同推進,全力維護轄區國家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
該區把“掃黃打非”相關工作要求與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督查、同考核,納入區委常委會、區四大家聯席會議重要議題,定期聽取,優先研究;納入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建設等重要考核體系,探索對成員單位“掃黃打非”工作成效專項考核,擰緊履行“掃黃打非”主體責任鏈條。
選調專業執法人員充實到區“掃黃打非”辦,把各村(社區)治調主任納入輔警管理序列,兼任“掃黃打非”聯絡員,整合百姓宣講員、網格員、志愿者等力量,全區各領域“掃黃打非”專業人員123人,注冊志愿者69755人。制定《十堰市鄖陽區“掃黃打非”行動方案》,財政投入資金170余萬元,按照“六有配置”“六上墻”“六項制度”要求,提檔升級“掃黃打非”基層站點。
一張網覆蓋,夯實意識形態主陣地
近年來,該區強化區鎮村三級“掃黃打非”陣地建設,建成標準化基層站點350個、示范站點62個,構建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掃黃打非”綜合治理網。
按照整合資源、借用平臺、一體推進的方式,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立“掃黃打非”工作站,整合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社會治理中心、市民服務中心等陣地,窗口單位全面設置“掃黃打非”公益宣傳點,窗口單位工作人員“變身”為“掃黃打非”兼職宣傳員。區“掃黃打非”辦每天收集問題線索清單,提出對策建議并當日交辦;每月召集成員單位“網上會商”,集中研判本月風險隱患情況及發展趨勢。依托鄉鎮社會治理中心,將“掃黃打非”工作站與信訪、退役軍人、司法等基層站所整合,集中辦公,集約服務;常態化對轄區內重點企業、重點點位開展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線索,依法精準查處到位,堅決抵制危害國家安全、邪教迷信、破壞民族團結等有害思想和文化在基層傳播滲透。
依托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發揮黨員、警員、網格員+小組長、樓棟長、中心戶長“三員三長”基層治理隊伍優勢,開展掃黃打非檢查防傳播、戶戶走到普查防苗頭、矛盾糾紛排查防激化等“六查六防”活動,探索“掃黃打非+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建設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暢、生態和美、社會和諧的“五和鄖陽”。青龍泉社區作為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將“掃黃打非”與基層社會治理同部署、考核同安排、過程全監管,圍繞“凈網”“護苗”等五大專項行動,實行“平安義警+網格員+樓棟長”分片包塊常態化巡查宣講,成為全區“掃黃打非”示范點。
一體化處置,筑牢文化安全防火墻
近年來,該區嚴把三個關口,構建全流程、一體化監督管理體系,形成處置威懾。
嚴把源頭關。建立區內新聞出版、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基本信息和巡查處置、舉報受理、工作例會、宣傳教育等工作臺賬,對52家印刷企業和出版物發行單位按照風險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從源頭治理新聞出版、文化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緊盯快遞、物流等行業,加強對轄區交通運輸渠道和物流商貿執法檢查,發揮郵政普遍服務網點和快遞網點密切聯系群眾和快遞員“走街串巷”優勢,構建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網格化監管體系,嚴防各類非法出版物進入。
嚴把監督關。落實聯防聯控聯打聯治機制,聯合文旅、公安、市場監管、城管等執法力量,常態化開展“掃黃打非+”綜合執法活動,不間斷地對出版物市場和電信運營、網絡信息服務企業等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進行高密度地反復清查,阻斷傳播環節。建立跨省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積極與河南省淅川縣,陜西省商南縣、白河縣等接壤縣開展合作,嚴密防范各類非法出版物跨省傳播。2021年以來,全區共檢查經營單位和重點點位1200家次,抽查校園周邊點位26個,責令整改13家次,取締流動商販5個,查繳查扣非法出版物及音像制品443件。
嚴把查處關。持續開展“清源”“凈網”“護苗”“秋風”“固邊”五大專項行動,構建“掃黃打非”案件信息共享、線索查實、轉交移送、聯合執法、整改提升、常態監管工作閉環,對大案要案實施“一案一策”,以打為先、以案促治,有效凈化出版物市場和網絡文化環境。2021年以來,共受理“掃黃打非”問題線索213條,依法查處涉“黃”涉“非”案件23起。
一面旗引領,營造社會文明新風尚
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強化思想宣傳,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發揮全媒體矩陣宣傳作用,用好《鄖陽報》、鄖陽網、云上鄖陽APP、“視界鄖陽”抖音號、“村村通”鄉村大喇叭等媒體平臺,推送和播放“掃黃打非”公益廣告、科普知識、政策法規、典型案例等內容,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攻勢,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支持“掃黃打非”的濃厚氛圍。
結合世界讀書日、世界知識產權版權宣傳周等主題活動,開展“綠書簽行動”、網絡安全課、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活動,創作“掃黃打非”書畫作品78幅,組織全區各級黨員干部開展掃黃打非“五進”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接受群眾答疑300余人次。
在柳陂鎮龍韻村建設“掃黃打非”主題公園,在紅色報紙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場所設置專欄、懸掛橫幅標語、投放公益廣告等,開展場景化宣傳。采取“理論+文藝”宣講模式,依托“紅色文藝輕騎兵”“百姓宣講小分隊”等隊伍,編排《“掃黃打非”在路上》快板書等作品,用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不斷提升“掃黃打非”知曉率、參與度和融入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