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施蔬菜基地豇豆喜獲豐收。通訊員供圖

干凈整潔的柏油馬路穿村而過。通訊員供圖

綿延數里的蔬菜露天和設施蔬菜基地。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吳桂軍 雷鈺琪)盛夏時節,走進房縣化龍堰鎮湯峪村,只見清澈見底的河流穿村而過,干凈整潔的柏油路縱橫交錯,清爽敞亮的民房錯落有致,生機勃勃的大棚蔬菜綿延數里......秀美的村莊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美麗畫卷。
湯峪村位于化龍堰鎮東部,距離縣城12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全村550戶2026人,產業以種養殖為主,村集體經濟薄弱,面臨諸多發展瓶頸。2021年7月以來,房縣政協、團縣委駐村工作隊深入貫徹落實縣委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安排部署,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高標準規劃為依托,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拓寬產業發展思路,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取得新成效。
黨建賦能,點燃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笨h政協、團縣委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駐村幫扶的首要任務,持續開展進村入戶、戶戶走到等系列活動,全方位了解群眾意愿和發展需求,為選優配強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理清思路、打實基礎。換屆以來,湯峪村選舉產生新一屆村“兩委”干部6名,2名90后年青干部選拔進入后備隊伍,班子年齡結構和學歷層次得到優化,基層堡壘戰斗能力明顯增強。
為了拉近黨群干群關系,駐村工作隊切實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村級黨組織“三會一課”提質增效。通過邀請縣政協黨組書記、化龍堰鎮黨委書記、支部書記“三級書記”講黨課,定期組織35名農村黨員談心談話,及時掌握14名流動黨員思想動態,常態化開展惠民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宣講,引導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宣傳學習中提升創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返鄉創業政策很好,如今在家鄉發展產業,成就感滿滿的!”,張玉是返鄉創業代表,大學畢業后成立創聯種養殖合作社,發展種牛肉牛120余頭,帶動周邊10余名群眾務工增收。駐村以來,工作隊積極引導5名高校畢業生和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創業,吸納發展預備黨員3名?,F如今他們憑借著豐富的知識、專業的技術和開闊的視野,共同帶領著100余名群眾致富增收,成為了點燃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的一股新動能。
規劃引領,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
堅持把尊重群眾意愿貫穿始終,扎實做好入戶調查、村民討論、集體決策等基礎工作,結合湯峪村發展現狀和資源稟賦,聘請專業團隊因地制宜,高起點高標準制定《湯峪村鄉村振興規劃實施方案》,同時加強宣傳教育,保障群眾對規劃成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動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發展宏偉藍圖。
“湯峪變化真不小,柏油馬路小車跑,感謝駐村工作隊,好事實事辦不少?!边@是群眾對村莊變化發出的由衷感慨。湯峪村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嚴重,雨天泥濘不堪,嚴重影響該村2000余戶群眾出行安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駐村工作隊將打通產業循環路,推動村級道路提檔升級作為頭等大事。通過積極對上爭取和多方協調,今年7月湯峪村主要道路全部實現黑色化,破損嚴重的4.5公里道路維修完成,產業循環路也正在加緊施工,群眾生產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同時,緊緊圍繞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持續推動解決困擾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將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特別是為了應對夏季高溫少雨天氣影響,積極組織干部群眾修建生態河堤500米,灌溉渠1公里,成功解決了設施蔬菜基地干旱減產等問題,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搶抓機遇,激活產業發展“一池春水”
湯峪村毗鄰縣城、資源豐富,具有良好的沙性土壤,氣候、溫度均適宜發展種養產業。但是,因為長期分散粗放、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方式,導致全村沒有一個成規模、附加值高的產業,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
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搞產業?駐村工作隊按照特色產業發展提速、村民就近務工致富的思路,結合當地自然資源豐富的實際情況,決定發展設施蔬菜和中藥材項目,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我現在種植了黃瓜、香瓜100多畝,豇豆200余畝,預計毛收入為50萬元,同時吸納了28名困難群眾就近務工,每人每年收入可達3萬余元?!睖宸N植大戶徐松介紹,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等方式,不僅實現了群眾增收,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全面提振了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信心。
今年年初,在化龍堰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湯峪村積極引進市場主體與村級合作社簽訂協議,建立統一供苗、技術指導、示范帶動、定價回收等全過程服務體系,鞏固發展設施和露天蔬菜500畝,新發展中藥材350畝,循環種植羊肚菌250畝,預計實現村集體經濟創收2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增長3000余元。
系統治理,共筑鄉風文明“精神高地”
“我家在上個月的環境衛生評比中得到優秀,加上平時參與志愿服務獲得的積分,可以兌換不少東西!”湯峪村的愛心超市里,村民陳家安用積分兌換了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表示很開心。
湯峪村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積極統籌駐村工作隊、村干部、黨員代表、鄉賢能人等多方力量,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不斷擴寬“愛心超市+積分制”管理模式,與疫情防控、政策宣講、環境整治、孝老愛親、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緊密結合,同時利用傳統節假日,組織開展文藝匯演等活動,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轉變了干部群眾思想觀念,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新成效。
同時,駐村工作隊還積極發揮政協駐點的資源優勢和制度優勢,不斷探索推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由村干部、監督委員會、黨員群眾代表組成協商議事機構,通過“代表會”“村組會”“戶院會”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群眾最關心、最盼望解決的問題,共同商討矛盾糾紛化解、監測戶納入和幫扶措施制定等事宜,推動基層的事在基層協商、群眾的事由群眾商量。目前已開展協商議事12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0余起,商討納入動態監測9戶,真正將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成為基層治理效能。
奮進路上共前行,振興崛起正當時。在縣政協、團縣委的駐點幫扶下,如今的湯峪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產業發展更加夯實,精神面貌更加良好,全村黨員干部正團結帶領廣大群眾攜手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