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鐘學敏)“之前村里大事小事主要是村干部說了算,現在是群眾坐在一起商量著辦,讓群眾當家作主,不僅能調動村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治理效果還非常好。”近日,鄖西縣觀音鎮劉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楊飛在分享鄉村治理經驗時說道。
觀音鎮劉家灣村在鄉村治理過程中,采取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五共”模式,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把一個河灣村發展成為環境美好、群眾生活幸福的美麗鄉村。
發展首先要有思路,該村組織黨員群眾、返鄉能人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大討論,確立以“七夕灣”為定位,以“先生活、后生產”為思路的建設總體規劃,成立合作社整合閑置資源、激活集體資產、發展有機觀光農業、旅游業、鄉宿、作坊等,不斷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
有了發展思路,該村發動群眾大力發展櫻桃、柿子、桃子等小水果,建立連片小水果采摘園300余畝。引進優良菊花品種,打造集觀賞、茶用、食用一體化全方位體驗式菊花盛宴,栽種各類菊花100畝,年加工菊花1000斤,產值達100萬元以上。探索“一宅兩用”新經營模式,投資1300萬元,利用改造農房建設集高端民宿與鄉村民宿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建成后可為100名脫貧對象提供就業機會。
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劉家灣村建立五級治理組織網絡,探索“黨員聯戶、網格服務”機制,新建生態旅游公廁 2 座,拆除或改造旱廁210 座、豬圈 32 個、違章建筑 1450 平方米,建設排污管網 3200米,人工濕地 3 處,基本實現污水收集全覆蓋。全面實行“門前五包”,增設公益崗 8 個,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 5 處,增添垃圾車 10 輛、環保垃圾箱 200 余個,劉家灣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動態保潔率分別達到 100%、96%,真正實現了“掃干凈、擺整齊、無污水、消隱患、環境美”的目標。運用信息化科技手段, 在村莊出入口、人員密集地、安全隱患多的村莊節點和重點區域等實施全覆蓋監控,提高數字現代化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為確保鄉村治理成效,該村還開展干部作風大家評專題活動 20 余次,通過民主測評、群眾點評等方式持續改進干部作風,破解村干部 “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等突出問題。組建民風評議組,按照“一戶一檔”建立積分臺賬,設立評價“紅黑榜”,對先進典型和負面事例進行通報,使廣大村民積極主動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不斷激發農民群眾內生動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新風尚。
如今,劉家灣村建立“黨支部+市場主體+產業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和“集體資產出租+市場主體運營+農戶務工參與”的經濟發展模式,引進專業市場運營團隊,形成“農戶資產入股、集體打包出租、市場主體分紅返利再投入”的運營模式, 持續打造知名旅游品牌,發展休閑旅游和觀光采摘農業,通過分紅、餐飲、住宿。吸納村民就業等多項舉措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已實現農戶分紅 30 戶,每戶分紅達 2000 元左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