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發兵)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今年以來,鄖西縣景陽鄉圍繞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不斷加大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工作,不斷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高鄉村群眾文明程度,多措并舉打造幸福生活新氣象。
提升文化服務能力。將前期建設的廣播村村通、18個農家書屋、綜合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為著力點,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載體,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為重點,圍繞政策理論宣講、鄰里互助、敬老助殘、移風易俗等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務。今年以來,開展志愿活動20余次,服務人數達2000余人。
加強文化陣地建設。通過開展書香農戶耕讀人家、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文化閱讀活動,主動服務滿足群眾對文化知識需求;建設漢水文化長廊1處、鄉村文明大舞臺1個、蘭河流域休閑步道2處等工程,在改善鄉容村貌的同時,也為群眾茶余飯后的生活提供了休閑娛樂之地,鄉風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推進文化融合發展。“滔滔漢水,入鄂首鄉;連群窯墓,秦漢輝煌;鋒立古寨,扼守烏江;正學后裔,生祝殪方;民歌創世,漢之史詩,說唱景陽;騾馬古店,天譯景陽;悠悠景陽,歷史悠久.....”,寥寥數語,便閱景陽千年變遷。近年來,景陽鄉扎實開展轄區內文物保護工作,古墓群、古石寨、古大院等文物遺跡得到完整傳存。同時,積極探索“網絡+”旅游經濟,利用網絡擴大知名度,充分展現千畝油桐基地、漢水文化長廊、望江亭等新建觀景點魅力,蘭灘口村千畝油桐基地已成功被評選為十堰市首批十大網紅打卡地之一,文旅融合發展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
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特色鄉村文化相結合,今日的景陽日新月異,隨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治理能力的不斷完善提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景陽面貌正在逐步展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